腰肢瘦弱不胜裙,病里恹恹过一春。
因识玉颜多宠幸,殿前催得太医频。

《元宫词》是明代诗人朱有燉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逐一分析这首诗的内容、语言特点及其艺术风格:

  1. 诗词原文
    腰肢瘦弱不胜裙,病里恹恹过一春。
    因识玉颜多宠幸,殿前催得太医频。

  2. 诗句解析

  • “腰肢瘦弱不胜裙”:形容宫女的身形消瘦到了连衣服都难以承受的程度。这里的“不胜裙”既表现了宫女身体的虚弱,也暗示了宫廷生活的严苛和对身体的苛求。
  • “病里恹恹过一春”:反映了宫女因疾病而身体衰弱,无法像平常一样度过春天。这句表达了宫女因病而感到的无力和痛苦。
  • “因识玉颜多宠幸”:描述了由于宫女的美丽和得到皇帝宠爱,导致在宫殿中经常被催促太医诊治。这句揭示了宫中女性美貌与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
  • “殿前催得太医频”:描绘了宫女因疾病频繁受到太医的召唤,体现了古代宫廷对女性健康的关注和重视程度。
  1. 语言特点
  • 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叠字和排比手法,如“瘦弱不胜”、“病里恹恹”、“娇容多宠幸”,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感染力,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
  1. 艺术风格
  • 写实与抒情结合:通过对宫女身体和心理状态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真实而深刻的宫廷生活画面,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哲理性。
  • 象征与隐喻:通过“病里恹恹”和“玉颜多宠幸”等意象,隐喻了宫女的生活状态及宫廷政治的复杂性,使读者能够从中获得更深层次的思考。
  1. 文化背景
  • 元代社会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状况和宫廷文化的变迁。通过宫女的视角,展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元宫词》作为一首明代诗歌的经典之作,不仅在艺术上有着独到之处,而且在文化层面上也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领略古人的文学才华,还能深刻理解到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