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无静树,叶落鸟频惊。
一夜疑风雨,不知山月生。
松门开积翠,潭水入空明。
渐觉天鸡晓,披衣念远征。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含义来筛选和判断。本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首联描写深秋的景色:树林里没有一棵树能保持宁静,树叶纷纷飘落使鸟儿感到害怕;颔联写夜深时山间突起一阵风雨,诗人误以为是月亮升起而惊醒了山鸟;颈联写天明后,诗人披衣出门,只见积翠的松门和空明的潭水;尾联写诗人在黎明时想起远征的将士,心中充满忧虑和不安。

【答案】

(1)“秋林无静树”:秋天的树林中没有一棵树能够保持宁静,“静”字写出了深秋时节树木落叶纷飞、萧瑟凄凉的意境;“叶落鸟频惊”,写出了树林中树叶凋零,鸟声惊飞的景象。

(2)“一夜疑风雨”:一夜之间,好像风雨突然降临一样,“疑”字写出了风雨来得急、来得猛的特点;“不知山月生”,写出了山中月光突然升起的情景。

(3)“松门开积翠”,“积翠”指山林中的翠绿的树叶和枝叶堆积在一起,“开”字写出了松门被风吹动的样子;“潭水入空明”:潭水在空旷明亮的地方流进,“入”字写出了清澈的泉水流动的情景。

(4)“渐觉天鸡晓”,“渐觉”指渐渐感觉到、逐渐发觉的意思;“天鸡晓”指天亮后,听到雄鸡的啼叫。

(5)“披衣念远征”,意思是披上衣服想到要去远征,“念”字写出了作者出征前的思想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