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炎洲翠,而辞大庾梅。
因君有琼树,故拂羽仪来。
峨口朝霞起,圭峰暮雨开。
殷勤赋公宴,持以答金罍。
【注释】
何以炎洲翠,而辞大庾梅:为什么你要在炎热的南方,却离开大庾岭上的梅花?炎洲,指南方。
因君有琼树,故拂羽仪来:因为阁下有如美玉般的树木,所以我才来到这里。拂,同“奉”。
峨口朝霞起,圭峰暮雨开:清晨,峨口山的山口像莲花一样张开了;傍晚,圭峰山的山峰在细雨中显得分外清晰。
殷勤赋公宴,持以答金罍:热情地为公侯的盛宴作赋,用它来回答金杯里的酒。
【赏析】
代州(今山西代县)位于晋、冀两省交界处,地处太行山下的山地,气候宜人,景色秀丽。冯方伯是当地的官员。白谷孙公园亭是冯方伯家花园中一座有名的亭子。冯方伯邀请诗人饮酒赋诗于此,诗人欣然从命。此诗写于席间,应和友人之邀,即席赋诗。全诗紧扣“宴”字着笔,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首联“何以炎洲翠,而辞大庾梅”。炎州,指南方。大庾岭,又名南岭,在粤北。岭上有大庾关,为南北交通要道。诗人在这里既表明自己远离家乡,又暗含对仕途的不屈与坚持。“炎洲”、“大庾”皆指南方,诗人却选择在北方的代州,足见其傲骨。“翠”,指青山绿水。“梅”,指梅园中的梅树。诗人虽离开了故乡的大庾岭上的梅树,但并不表示他不再思念家乡,而是说,我之所以到这代州来,是为了参加贵府的宴会。
颔联“因君有琼树,故拂羽仪来”。诗人来到代州,是因为冯方士有一片美丽的园林——“琼树”。这里的“琼”,是指美玉般洁白无瑕的树林。“羽仪”,古代官吏的车马行列。这里比喻冯方士的官车。“拂”,同“奉”,意为奉献。诗人来到代州冯家,是为了参加贵府的宴会。
颈联“峨口朝霞起,圭峰暮雨开”。“蛾口”即峨口山,“圭峰”即圭峰山。《太平寰宇记》云:“峨口山,一名峨嵋,在代州城东三十里。”《元丰九域志》云:“圭峰山在代州西四十里。”两句的意思是:清晨,峨口山口像莲花一样张开了;傍晚,圭峰山顶在细雨中显得更加明亮。诗人通过描写早晨和傍晚的景象,表达了他对冯方士家的美景的赞美之情。
尾联“殷勤赋公宴,持以答金罍”。诗人在席间赋诗,是为了表达对冯方士的热情款待表示感谢。《史记·魏公子列传》:“毛遂曰:‘今日出,未能有所得;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也。’”这里用毛遂的故事来勉励自己勇敢赴宴。诗人用“殷勤”二字来形容冯方士的热情好客,然后用“金罍”来比喻美酒,表达了他对冯方士的感谢之情。
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流畅自然。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