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少鸿雁,塞北足鸳鸯。
送老凭歌管,违亲为稻粱。
云含阴馆尽,城与朔天长。
与子将分手,谁堪此战场。

代州冯氏园亭赋呈主人杨冯甥舅

江南少鸿雁,塞北足鸳鸯。

送老凭歌管,违亲为稻粱。

云含阴馆尽,城与朔天长。

与子将分手,谁堪此战场。

注释:

  1. 江南少鸿雁:江南地区很少看到大雁(鸿雁),而塞北地区则有很多鸳鸯。这里的“鸿雁”和“鸳鸯”都是比喻,暗指作者身处江南和塞北的不同环境。
  2. 送老凭歌管:在晚年时,常常依靠唱歌和演奏乐器来打发时光。这里的“送老”是指作者到了老年,而“凭歌管”则表明他在晚年时喜欢通过音乐来度过时间。
  3. 违亲为稻粱:违背了父母的意愿,选择离开家乡去追求更好的生活。这里的“违亲”指的是违背父母的意愿,而“稻粱”则是古代人们的主要粮食,这里比喻作者为了生计而不得不离开家乡。
  4. 云含阴馆尽:云彩中隐约可见的山馆已经消失在远方。这里的“阴馆”指的是隐蔽的山间小院,而“云含”则是形容山间的云雾缭绕,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5. 城与朔天长:城墙和远方的天际线连接在一起。这里的“城”指的是实际存在的城墙,而“朔天长”则形容天空的辽阔和城墙的高大,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
  6. 与子将分手:即将与您分别。这里的“与子”指的是你,即杨冯甥舅,而“分手”则表示即将离开对方,离别的情感。
  7. 谁堪此战场:谁能承受这样的战场。这里的“战场”指的是战争,而“堪”则是能够承受的意思。整个句子表达了一种担忧和忧虑之情,担心在这样的环境下无法承受战争的压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进行对比,突出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以及对远离故土的恐惧和忧虑。诗人以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自己在面对人生抉择时的矛盾和挣扎。诗中的“江南少鸿雁,塞北足鸳鸯”一句,不仅巧妙地用动物象征表达了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心境,更通过对比江南和塞北的不同景象,表达了对家园的眷恋和对离别的不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