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悬天柱,卢龙接北庭。
海吞滦漆白,山拥蓟辽青。
古塞燕王筑,雄关汉将扃。
威名思李广,猿臂障朝廷。
永平
碣石悬天柱,卢龙接北庭。
海吞滦漆白,山拥蓟辽青。
古塞燕王筑,雄关汉将扃。
威名思李广,猿臂障朝廷。
注释:
- 永平:这是一首描述永平地区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永平地区的赞美之情。
- 碣石:地名,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
- 天柱:形容碣石高耸入云,如同支撑着天空的柱子一样。
- 卢龙:地名,位于河北省东北部。
- 北庭:指北方地区。
- 海吞滦漆白:形容海水的颜色犹如涂了白色的颜料。
- 山拥蓟辽青:形容山峦的形状如同拥抱了蓟州和辽阳的青色山脉。
- 古塞燕王筑:燕王是指战国时期的燕昭王,他曾修筑长城以防御外敌。
- 雄关汉将扃:雄关是指险要的关口,汉将是指汉朝的将领,他们曾驻守这些关口。
- 威名思李广:李广是汉朝著名的将军,他的威名被人们铭记在心。
- 猿臂障朝廷:猿臂是指猿猴的长臂,用来比喻勇猛的战士或将领能够保卫朝廷的安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永平地区的壮丽景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首句“碣石悬天柱”,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碣石的高耸入云,如同支撑天空的柱子一般。接下来的诗句“卢龙接北庭”,则进一步描绘了卢龙地区与北方边疆接壤的地理特点。
第三、四句“海吞滦漆白,山拥蓟辽青”则是对渤海和燕山两大自然景观的描述。海水的颜色如同涂抹了白色的颜料,山峰的形状如同拥抱了蓟州的青色山脉。这里的“滦漆”和“蓟辽青”都是指自然景观的颜色,通过色彩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第五、六句“古塞燕王筑,雄关汉将扃”则转向历史。这里提到的“燕王”指的是战国时期的燕昭王,他修筑长城是为了抵御外敌;而“汉朝将领”则指的是守卫关口的英勇将士们,他们用勇猛和智慧保护了国家的安全。
最后两句“威名思李广,猿臂障朝廷”则是对李广这个人物的赞美。李广是汉朝的一位名将,他的威名被人们铭记在心,就像猿猴的长臂一样,能够有力地保护朝廷的安宁。这两句通过李广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英勇将士的敬仰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