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马不遑息,行行栈阁间。
天寒风落木,日暮雨连山。
摺岭通三楚,郴江下百蛮。
遗民思义帝,伏腊泪痕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天宝年间(742-756)创作的,描写了作者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下面是逐句的解释以及关键词注释:
度骑田作
- 度 - 经过,通过。
- 骑田 - 地名或地区名,可能是古代的一个区域或地名。
- 作 - 诗的开始部分。
鞍马不遑息
- 鞍马 - 马背上的鞍和马具。
- 不遑息 - 没有时间停下来休息。
- 译文: 骑马赶路时连喘息的时间都没有。
行行栈阁间
- 行行 - 连续不断的意思。
- 栈阁 - 古代的一种建筑,用木柱支撑的房屋。
- 译文: 道路连绵不绝地穿过山间的栈阁之间。
天寒风落木
- 天寒 - 天气寒冷。
- 风落木 - 风吹过树梢,树叶落下。
- 译文: 天气寒冷,风中带着落叶的声音。
日暮雨连山
- 日暮 - 太阳落山。
- 雨连山 - 雨水连绵不断地下着,山峦被雨覆盖。
- 译文: 太阳即将落山,雨水连绵不绝地落下。
摺岭通三楚
- 摺岭 - 曲折的山脉。
- 三楚 - 古代中国的三个地方,这里可能是指楚地。
- 译文: 山脉弯曲,通往遥远的楚地。
郴江下百蛮
- 郴江 - 郴州附近的一条河流。
- 百蛮 - 百越,古代南方地区的一个民族群体。
- 译文: 郴江下游,流经许多蛮族居住的地方。
遗民思义帝
- 遗民 - 失去家园或失去国家的人民。
- 义帝 - 古代的义帝,可能是历史上的一个帝王或者是对某种道义的象征。
- 译文: 那些失去家园的人民心中怀念那位仁义的皇帝。
伏腊泪痕斑
- 伏腊 - 古代祭祀时的牺牲食物,特指冬季的祭肉。
- 泪痕斑 - 形容泪水湿润的痕迹。
- 译文: 在祭祀时,人们在祭台上流下了悲伤的眼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李白在旅途中所见到的自然景观和他内心的感受。首句“度骑田作”带出了旅途的背景;接着以“鞍马不遑息”表达了旅途中的艰辛;“行行栈阁间”展示了路途之长;最后以自然景观的变化来映衬心情的变化,从“天寒风落木”到“日暮雨连山”,再到最后的情感流露,如“遗民思义帝”,“伏腊泪痕斑”,展现了一种由外在环境到内心情感的转变。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抒发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辛劳以及对故国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