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三闾墓,黄陵二女祠。
风清闻玉佩,云暗见兰旗。
湖口潇湘阔,天边鸿雁迟。
容颜殊姣好,公子未曾知。
【注释】
青草三闾墓:三闾,指屈原。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
黄陵二女祠:黄陵为传说中的舜帝的葬地,二女即娥皇、女英。
风清闻玉佩:风吹动坟墓上的玉佩声。
云暗见兰旗:云雾弥漫,看不见祭奠时插在墓旁的兰花旗。
湖口潇湘阔:洞庭湖口,是潇水和湘水汇合的地方,潇湘两水在这里汇流宽广。
天边鸿雁迟:鸿雁南飞,到达天边,却迟迟不见归来。
容颜殊姣好,公子未曾知:美人儿的容颜如此娇美,可是那位公子(指诗人)却不知道。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屈原的五言绝句。全诗四句,每一句均以“闻”“见”“迟”“知”为关键字,通过这些关键字把读者带入到作者所要表达的特定环境中去,从而引起共鸣,达到艺术效果。
首句“青草三闾墓”,点明题旨,说明这首诗所写的对象是屈原的墓地;第二句“黄陵二女祠”,点出此诗所写的内容是关于屈原的两个传说。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一生忠君忧国,屡遭排挤、诽谤、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在他故乡附近的湘阴县修建了他的祠堂,并把他的坟墓称作三闾大夫的墓,而他的两位夫人则被尊称为“二女”。
三、四两句写景抒情。“风清”二字渲染了气氛,使人想到屈原生前曾在这里吟诵《九歌》等不朽之作,“闻玉佩”暗示着这位伟大诗人的灵柩就埋葬在这里,“云暗见兰旗”暗示着祭祀者正在此地举行仪式,“兰旗”是插在墓旁用以招魂的旗子,这两句诗表现了对死者的无限敬意和怀念之情。
五、六两句写眼前之景,抒发自己的感情。“湖口潇湘阔”,描写了洞庭湖口一带宽阔的景色,“天边鸿雁迟”,写远处的大雁南归迟缓,但已到了天边,没有再回来的意思。这两句与前面写墓地祭祀的情景相互呼应,表现出作者对屈原忠贞不渝、矢志报国的精神的钦佩。
最后两句写自己的感慨。“容颜殊姣好”,是说美人的美貌非常动人,可叹的是那位欣赏她的人(指屈原)却不懂得珍惜她,“公子未曾知”,表明自己虽然才高八斗,却无人赏识。
这首诗用典多,但运用得自然贴切,毫不生涩,读来琅琅上口,十分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