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渥洼川,水肥春草鲜。
蕃姬来劝酒,汉将去屯田。
风起呜沙碛,云迷张掖天。
少年思奋武,无泪洒穷边。

【注释】

  1. 甘州:今属甘肃。
  2. 渥洼川:水草丰美的河流,在今宁夏银川市西,为黄河支流大夏河的上游。
  3. 蕃姬:指唐时吐蕃(即今天的藏族)女子。
  4. 劝酒:敬酒、劝人饮酒。
  5. 汉将:指西汉时曾派卫青等大将出塞抵御匈奴的汉族将士。
  6. 屯田:在边疆屯田驻军以防御。
  7. 风起呜沙碛:沙碛,沙漠地带。鸣,响。沙碛上刮起阵阵狂风,发出响声。
  8. 云迷张掖天:张掖郡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地势高峻,气候干燥,云雾多。
  9. 少年:指出征的士兵。
    【译文】
    在甘州饮马,渥洼川的水肥草鲜美。
    吐蕃女子敬酒来劝,汉朝士兵要戍守边陲。
    大风从沙海刮起,吹散了张掖上空的雾气。
    年轻人想到战场立功,却泪水洒满边远荒地。
    【赏析】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期间,是送别征人去边疆戍边的一首送行诗。全诗写景抒情,情与景相融,意境苍凉壮阔。首句“饮马”点题,二、三句描写环境,四、五句写送别场面,六、七句写边塞景象与心情,末联以景结情,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感慨。
    这首诗开头两句就点题:送人在甘州的河畔饮马。接着诗人把视线移向了甘州之外的边陲——那里有蕃族的女子和汉人的将军。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家,但都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宁而来到这里。这里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也有对祖国疆域的无限忠诚。
    接下来的三句,诗人用浓墨重彩描绘了边塞的景象:春天的甘州,水肥草鲜,绿意盎然;蕃族女子前来献歌劝酒,汉将则准备到边陲屯田。这里的“劝酒”、“屯田”,既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是对他们辛勤工作的赞美。而“蕃姬来劝酒”更是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热闹而又庄重的宴席之上。而“汉将去屯田”一句,则揭示了边关的艰苦与寂寞,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忧虑之情。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当夜风吹过沙漠地带时,一切都变得朦胧起来,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不禁让人想起历史上那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他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虽然最终难免一死,但他们的名字却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年轻的战士们满怀豪情壮志,渴望为国家效力,但在遥远的边陲却只能泪洒荒原。这既体现了他们的无奈和辛酸,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忧虑。
    这首诗通过对边塞风光和送别场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思考。它不仅表现了边关的荒凉与壮丽,更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们的敬意和对和平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