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城经百战,血满玉勾斜。
死畏留青冢,生忧玷白华。
缇萦能代父,蔡琰不宜家。
玉石同焚后,芳声振海涯。

【注释】

  1. 芜城:地名,即今江苏南京,因秦末项羽火烧秦宫遗址而得名。经百战:指多次战争。
  2. 血满玉勾斜:指在战争中牺牲的烈士鲜血染红了南京古都的城门。玉勾斜:南京市城门名。
  3. 青冢:指汉代王昭君的墓,位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4. 缇萦:汉代女子,因替父赎罪而成为孝女。
  5. 蔡琰:三国时人蔡文姬,被匈奴俘虏后归汉,以才艺留名,为曹操所重。
  6. 玉石同焚:比喻同归于尽。
  7. 芳声振海涯:形容名声远播,传至天涯。

【译文】
历经百战的南京城,血染着城门上的玉勾斜。
死后怕留下坟墓,活着忧虑玷污了洁白的华服。
缇萦能代其父赎罪,蔡琰不配拥有自己的家庭。
同归于尽之后,美好的名声震动了大海的边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哀悼烈士的哀词。诗人通过对南京古城的血染、青塚和白华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中牺牲烈士的深深哀思。诗中通过缇萦、蔡琰两个人物的命运,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人性的善恶。最后一句“芳声振海涯”,则表达了诗人对烈士们不朽精神的赞美和怀念。整首诗情深意长,既有对战争的反思,也有对人性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