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多秋雨,山寒少暮霞。
馀霜犹在叶,初雪未成花。
寺与飞崖落,城随叠嶂斜。
寂寥无物虑,相伴有林鸦。
风洞寺晚眺
水冷多秋雨,山寒少暮霞。
馀霜犹在叶,初雪未成花。
寺与飞崖落,城随叠嶂斜。
寂寥无物虑,相伴有林鸦。
注释:
- 诗句1(水冷多秋雨):水冷表示天气寒冷,秋天雨水多。秋雨往往伴随着凉爽的气候,让人感到舒适或有点忧郁。
- 诗句2(山寒少暮霞):山寒冷意味着天气阴沉,很少有阳光出现。暮霞是傍晚天空中的色彩,常常象征着日落或黄昏的美丽景象,但这里的“少”表明天气并不理想,没有形成壮观的日落景色。
- 诗句3(馀霜犹在叶):馀霜是指残留在叶子上的霜,这通常是由于夜晚温度很低导致的。虽然霜冻已经融化,但留下了痕迹。这个描述传达了季节交替时的自然现象。
- 诗句4(初雪未成花):初雪通常意味着冬天的到来,而花朵在这个季节里尚未开放。这反映了季节变化的自然规律,即从秋天过渡到冬天。
- 诗句5(寺与飞崖落):寺庙位于高处,而飞崖则形容悬崖峭壁。当风吹过时,它们会发出声音,如同落下一般。这个意象描绘了风的声音和动态的效果。
- 诗句6(城随叠嶂斜):城墙随着山峰的起伏而倾斜,这种景象常见于地形多变的地区。它描绘了地形对建筑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
- 诗句7(寂寥无物虑):这里描述了一种孤独和宁静的感觉,没有其他事物来分散注意力或引起烦恼。这可能是诗人在沉思或放松的时候所体验到的一种心境。
- 诗句8(相伴有林鸦):林鸦是树林中的鸟类,它们常常在树林中活动。这里的“陪伴”可能意味着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或和谐共存。
赏析:
这首诗以风洞寺为背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述,展现了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象和情感体验。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馀霜犹在叶”、“初雪未成花”等,不仅捕捉了季节更迭的特征,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和思考。同时,诗中的“寂静无物虑”和“相伴有林鸦”等句子,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整体来看,此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深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