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池光潋滟,寒动郡城楼。
分野非东粤,炎荒亦早秋。
伏波瞻汉庙,弃地恨交州。
一夕廉山宿,凄凉欲白头。
廉州杂诗
六池光潋滟,寒动郡城楼。
分野非东粤,炎荒亦早秋。
伏波瞻汉庙,弃地恨交州。
一夕廉山宿,凄凉欲白头。
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联: 六池光潋滟,寒动郡城楼。
- “六池” 指的是廉州的六个湖泊,如镜面一般闪烁着光芒,给人以宁静而美丽的视觉感受。
- “光潋滟” 形容湖面波光粼粼,美不胜收。
- “寒动郡城楼” 描述的是因寒冷的天气而使整个郡城的楼阁都感受到了寒气。
翻译: 廉州的六个湖泊在寒冷的冬日里熠熠生辉,给寒冷的郡城楼增添了几分冷意。
第二联: 分野非东粤,炎荒亦早秋。
- “分野” 在这里可能是指划分地域或方位的意思,也可能指地理上的区分。
- “炎荒” 表示南方炎热荒凉的地区。
- “亦早秋” 说明即使是在炎热荒凉之地,季节也已进入早秋。
翻译: 廉州的地域虽然不同于东粤,但炎热荒芜的景象也让人感到仿佛已是深秋时节。
第三联: 伏波瞻汉庙,弃地恨交州。
- “伏波” 是汉代名将李广的别称,这里可能指的是李广将军的祠堂。
- “汉庙” 指的是汉代的神庙或祠堂。
- “弃地恨交州” 表达了对被废弃的土地和失去的归属感到遗憾的情绪。
翻译: 李广将军的祠堂在寒冷中显得格外肃穆,让人不禁想起被遗弃的领地和心中无尽的遗憾。
第四联: 一夕廉山宿,凄凉欲白头。
- “廉山” 指的是廉州境内的山峦,可能是诗人此次旅行中的住宿之地。
- “一夕” 意味着短暂的一晚。
- “凄凉欲白头” 描述了因思乡或孤独等情绪导致的容颜苍老,甚至头发变白。
翻译: 在短暂的一晚中,我在廉州的山上过夜,心情凄凉到几乎要白发满头。
总结
《廉州杂诗》是一首描绘了作者在廉州(今广东省廉江市)旅行时所见所感的诗歌。全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观,展现了作者对这片土地深深的情感联结以及因思乡等原因而产生的忧郁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