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池最大,百里尽珠胎。
赤子兵频弄,红夷舶恐来。
边墙殊未筑,海界已先开。
此地成云朔,劳君鼓角哀。

廉州杂诗

译文

白龙池水碧波荡,百里珍珠尽藏藏。
赤子频弄红夷舶,恐惊海界先开疆。
边墙未筑海界先,云朔已成此地常。
劳君鼓角悲歌起,此地云朔成历史长。

注释

  • 白龙池:一个著名的自然景观,以其清澈见底的水质和丰富的生态而闻名。
  • 百里珍珠尽藏藏:形容池内生长着各种珍珠贝类,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生物群落,珍珠资源丰富。
  • 赤子频弄红夷舶:指的是当地人经常玩弄红夷(即古代对外国船只的一种称呼),可能指与外国交流频繁的场景。
  • 边墙未筑海界先:暗示这里的地理位置重要,但尚未有防御工事来保护。
  • 云朔已成此地常:表明这里已经成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地方。
  • 劳君鼓角哀:诗人通过鼓角之声,传达了对战争的哀思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廉州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体现了作者对这片土地深沉的情感。诗人以白龙池为背景,通过对珍珠的赞美,展现了当地自然资源的丰富和生态环境的美丽。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文化特色。

诗人通过对赤子玩耍的描述,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纯真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他提到“赤子频弄红夷舶”,可能暗示了当地与外界的交流频繁,展示了一种开放而包容的文化特质。

诗中的“边墙未筑海界先”和“云朔已成此地常”两句,不仅描绘了廉州的自然风光,也体现了这里的历史厚重。这里的地理位置特殊,既有天然的优势,又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使得这里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

“劳君鼓角哀”一句,不仅是对战争的哀叹,也是对和平的期盼。诗人通过这种表达方式,传达了他深深的忧国忧民情怀。

整首诗语言朴实而富有韵味,通过对白龙池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地域形象。同时,通过对战争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