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长雨汁,岁旦尚阴阴。
朔吹犹依树,春声已弄禽。
家贫难卖力,世变易惊心。
霸府开何处,徒劳望气深。
【注释】
初正沙亭作:在冬至日的正午时分,在沙亭上作一首诗。
长雨汁:长时间的下雨如乳汁。汁,液体。
岁旦尚阴阴:年头还是阴阴沉沉的。
朔吹犹依树:北风仍在树上吹拂。朔,农历每月初一,又称“朔”。
春声已弄禽:春天的声音已惊动了鸟儿。弄,触动,惊动。
家贫难卖力:家贫难以卖力。家贫,家境贫穷。卖力,尽力。
世变易惊心:世界变化使人感到惊恐。
霸府开何处:霸府在哪里?
徒劳望气深:徒劳地仰望天象,寻求吉兆。徒劳,白白地做无用功。
【赏析】
《初正沙亭作》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写于公元760年(唐肃宗至德二载)冬日,当时杜甫在长安。诗中描写诗人在长安城西沙苑的沙亭上作诗,感叹自己时运不济,报国无门。首联叙冬日景色;颔联抒身世感慨;颈联抒世态炎凉之感;尾联叹世道艰难而壮志未酬。
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风格沉郁。
首联写冬日景色,点明写作地点。“寒”字写出天气的寒冷,“阴”字写出天气的阴暗。“尚”字写出天气阴冷的时间。
颔联写诗人的感慨。“犹”字写出北风仍在树上吹拂;“弄”,动词,指声音。“禽”,这里代指鸟。“已”字写出春天的声音已经惊动了鸟儿,也暗示着诗人的心情。“惊”,形容词,使动词,使……吃惊。“已”,副词,表动作的完成,已经。
颈联抒诗人的感慨。“贫”字写出自己家境贫穷;“力”,名词用作动词,努力。“世”,名词用作动词,改变。“易”字写出社会的变化让人感到惊恐。“惊”,形容词,使动词,使……吃惊。“已”,副词,表动作的完成,已经。“望”,动词,看。“气”,名词作状语,指天象。“深”,形容词,指天象。
末联抒情。“处”字写出霸府的位置。“劳”,形容词用作动词,白白地劳动。“望”,动词,看。“深”,形容词用作名词,天象。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平实的句式和深沉的感情,真实地描绘了诗人在长安城西沙苑沙亭上作诗时的所思所感。同时,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之情也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