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画匡庐好,峰峰紫翠流。
长疑三叠水,飞虬九屏秋。
天与高人妙,神从太素求。
烟云挥洒去,诗卷总丹丘。

诗句释义:

汝画匡庐好,峰峰紫翠流。

  • “汝画”指的是李箕山所画的山水画,“匡庐”是指江西庐山的别称。
  • “好”表示赞美,指李箕山的山水画非常好;
  • “峰峰紫翠流”形容画面中的山峦连绵不断,色彩斑斓,如同紫色的翠绿流动一般。

长疑三叠水,飞虬九屏秋。

  • “长疑”表达了作者对画中景色长久的怀疑或想象,仿佛看到了画中的瀑布;
  • “三叠”通常用来形容水流层层叠叠的样子,这里比喻画中的瀑布像三重水一样从高崖跌落;
  • “虬”(qiú)是龙的意思,此处用来描绘瀑布如九条龙般盘旋飞舞的姿态;
  • “九屏”可能指的是屏风上绘有的山石、树木等元素,与“虬”相呼应,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画卷。

天与高人妙,神从太素求。

  • “天与”意指自然界赋予的高超技艺,强调李箕山画作的技巧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
  • “高人”指的是有高才的画家,这里特指李箕山;
  • “神从太素求”意味着画中的景象与自然的原始状态紧密相连,仿佛是从太初的玄气中汲取灵感而来。

烟云挥洒去,诗卷总丹丘。

  • “烟云”在这里指的是画中飘渺的云雾和山间的烟霭;
  • “挥洒”形容画笔在纸上自由自在地挥洒,表现出画家的笔法灵动自如;
  • “诗卷”指代李箕山的诗作或者他的绘画作品,而“总丹丘”则是对诗人或其诗歌成就的一种赞美。

译文:

汝画匡庐好,峰峰紫翠流。
长疑三叠水,飞虬九屏秋。
天与高人妙,神从太素求。
烟云挥洒去,诗卷总丹丘。

赏析:

这首诗以赞赏的口吻描绘了一幅山水画,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画中的景物生动地展现出来。首句“汝画匡庐好,峰峰紫翠流。”直接点题,表明这是一幅描绘庐山的作品,并以赞美的口气称赞其精美绝伦。接下来的句子“长疑三叠水,飞虬九屏秋”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瀑布比作三叠水的飞瀑,将山石比作蜿蜒盘曲的虬龙,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立体感。接着两句“天与高人妙,神从太素求。”则赞颂了李箕山的艺术天赋以及他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自然的本原。最后两句“烟云挥洒去,诗卷总丹丘”既表达了对画作的欣赏,也暗示了诗人对绘画艺术的热爱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