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何为者,三年两彗星。
无心在华夏,有力即朝廷。
雷雨交虽始,玄黄战未形。
白头馀一女,不字守天经。

【注释】

(1)读史记:读《史记》时有所感触。作:创作,指作诗。

(2)天意何为者:上天的意图是什么?何为:什么。

(3)三年两彗星:在天上出现两颗彗星。

(4)无心在华夏:无心于华夏大地的统治。在:统治。

(5)有力即朝廷:有力量就能掌握朝政。

(6)雷雨交虽始:雷雨交加,虽然开始了。

(7)玄黄战未形:战争还没有发生。

(8)白头馀一女:白发苍苍的余下的一个女儿(指汉武帝)。

(9)不字守天经:《史记》中没有记载她的名字,只能按照天经地义来称呼她。

【赏析】

此诗是作者读《史记》有感而作。诗人认为司马迁在《史记》中没有写明武帝的母亲卫子夫,是因为“无心”而已,“无心”则不能与汉室之兴亡相联系,也就不能写出汉武帝统一天下、开疆拓土的雄才大略。诗人认为司马迁对汉武帝的评价是正确的,因为汉武帝的确具有“有力即朝廷”的才干。但是,司马迁却没有为这位“有力即朝廷”的皇帝立传,这是不应该的。所以,诗人在这首诗中,既肯定了司马迁的史识,又指出了他在《史记》中对汉武帝的评价不够全面,甚至有些片面。

首联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司马迁的崇敬之情。司马迁作为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其历史著作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他通过《史记》一书,将古代的史事和人物一一记录下来,为后世的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颔联以议论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汉武帝的看法。他认为汉武帝是一位有能力的皇帝,但司马迁却没有为他立传,这是不应该的。因此,诗人希望司马迁能够为汉武帝立传,以便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这位伟大的皇帝。

颈联进一步论述了作者的观点。诗人认为,尽管汉武帝有着强大的实力,但仍然不能改变“雷雨交虽始”的事实。这是因为汉武帝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了一个不可动摇的力量。而“玄黄战未形”,则表明战争还没有真正爆发。

尾联则是作者对汉武帝的评价。他认为汉武帝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君主,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的统一和发展而奋斗。然而,由于司马迁在《史记》中没有为汉武帝立传,这使得人们对这位伟大君主的了解变得有限。因此,诗人希望司马迁能够为汉武帝立传,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位伟大的皇帝。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充满了哲理性和思辨性。它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司马迁的敬仰之情,还通过对汉武帝的评价,引发了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历史的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