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马萧梁寺,菩提见古春。
花花天女影,叶叶法王身。
月皎虽非物,云香亦是尘。
徘徊当粤秀,更欲上嶙峋。
喜姜汝皋自越州至
喜:高兴,欣喜;汝皋:作者的朋友。
自越州至:从越州(今浙江绍兴)来。
译文1:我很高兴你从越州来到此地。
菩提见古春:菩提是树名,也指智慧,古春指春天的旧事、往事。
花花天女影,叶叶法王身:花花草草都是天女的影子,片片叶叶都是法王的身形。
注释与赏析:
“花花草草”指自然界的一切景物,这里比喻万物,“天女”指神仙,佛教语,指一切有情众生,“影子”比喻一切现象,“法王”指佛法的主宰或佛陀,“身形”指佛的形象或者佛像。
月皎虽非物,云香亦是尘:明月皎洁清朗如无物一样,白云飘荡时散发的香气也是尘埃一般的存在。
译文2:月亮明亮洁白,它并不是实体物质,而像白云飘荡时散发的香气一样也是尘埃一样的。
徘徊当粤秀,更欲上嶙峋:徘徊是形容在山间行走,粤秀是指广东的山水美景,嶙峋是形容山峰高耸入云的样子。
译文3:我在山间徘徊游览,更想去攀登险峻的山峰。
此诗作于元大德三年(1299),作者与姜汝皋同游广东的肇庆(即粤秀)。诗人以拟人手法描写自然景物,将明月和云彩比作有生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借景抒情,表现了他渴望攀登险峰、追求自由的精神。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