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当未遇,一饭亦无才。
天欲王孙饿,人惭漂母哀。
钓鱼城下去,带剑市中来。
笑谓晨炊者,英雄被尔催。
淮阴侯
淮阴当未遇,一饭亦无才。
天欲王孙饿,人惭漂母哀。
翻译:
淮阴侯韩信,本是淮阴人。曾经是平民的时候,贫穷而且没有出众的德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小吏,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
注释:
淮阴侯:指韩信,名韩信,字季,号飞熊。西汉初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淮阴(今江苏淮安),是其出生地。韩信早年家境贫寒,曾投靠叔父,但因不被重用而离开。他曾在家乡以贩卖剑戟谋生,并因此结识了一位名叫漂母的女子。后因陈胜起义,刘邦入秦,韩信遂投奔刘邦,并被封为淮阴侯。韩信一生历经坎坷,但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智慧,最终成为汉初三杰之一,为汉朝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天欲王孙饿,人惭漂母哀。
注释:
王孙:贵族子弟,这里指刘邦。饿:贫困。人惭:“人”指刘邦,“惭”表示羞愧。漂母:指漂洗丝絮的人,这里特指一位善良的女子。韩信贫困时曾向她乞讨,漂母不嫌弃他的贫穷,反而慷慨地给予食物。韩信后来成为将军后,不忘漂母的恩情,派人送金帛给漂母,以示报答。这段故事展示了韩信的感恩之心和高尚品质,也体现了古代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
译文:
韩信本是淮阴人,曾穷困潦倒。他曾被寄居在南昌亭长家中数月,尽管得不到饮食供给,却依然保持着礼貌。后来,亭长的妻子对韩信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为他准备早餐。韩信去时,她并没有提供饭菜。
注释:
晨炊:清晨煮食。蓐食:草席上的饮食,即粗劣的食物。这句诗描述了韩信在南昌亭长家中的处境。尽管没有得到食物供养,但韩信仍然保持着礼节,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然而,亭长的妻子对他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开始为他准备早餐。韩信前去时,却没有得到任何食物。
钓鱼城下去
注释:
钓鱼城:古地名,具体位置不详。这句话可能是说,韩信在某个地方隐居或者寻找机会。城下:指城墙下方,可能是韩信选择隐居的地方。韩信曾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时间,可能是为了避开纷扰的生活和政治斗争,寻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带剑市中来
注释:
带剑:携带着剑。市中:市场上。这句话可能是说,韩信带着剑来到市场。这里的市场可能是指集市或市集,是韩信用来买卖物品的地方。韩信曾经在这个地方卖过剑,也可能从这里获取了一些财富或资源。
笑谓晨炊者,英雄被尔催。
注释:
笑谓:笑着对……说。晨炊:指早晨做饭。这句诗描绘了韩信与市场中的一个人物的对话场景。韩信在市场里卖剑,可能吸引了一些商人或市场的管理者。他们注意到了这个穿着简朴的年轻人,并试图与他交流。然而,韩信并不买对方的账,只是冷笑着对他们说:“你们这些英雄豪杰,都来催我吧。”这反映了韩信的傲慢和自信,以及他对世俗世界的不屑一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韩信从贫贱到富贵的过程,展现了他的性格特点和人生态度。首句点明了韩信的身份背景和社会地位,为后续的描述奠定了基础。接着描述了韩信在南昌亭长的家里受到的待遇,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个人品行对于命运的影响。随后通过描写韩信在市场上的形象,展现了他的自信和骄傲,以及对世俗世界的不屑一顾。最后一句则是韩信对那些追求他的人的一种轻蔑和嘲讽,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压力的反抗。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韩信一生的描写,展现了一个英雄人物的复杂内心世界和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