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当年事,依稀似望诸。
可怜出师表,不让报燕书。
涕泪难为读,功名不可居。
英雄天亦妒,未是将谋疏。

诸葛当年事,依稀似望诸。

可怜出师表,不让报燕书。

涕泪难为读,功名不可居。

英雄天亦妒,未是将谋疏。

接下来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诗句“诸葛当年事,依稀似望诸”中的“望诸”指的是春秋时期的吴国将领伍子胥。诸葛亮在诗中通过这个历史人物表达了对先祖的怀念和对自身经历的回忆。诸葛亮自述其谨慎行事的风格,与伍子胥的形象相呼应,显示出他的谦逊和对历史的尊重。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也深化了对个人经历与历史责任的思考。

“可怜出师表,不让报燕书。”中的“出师表”是诸葛亮为了表达对先帝刘备的忠诚和尽忠职守,写下的《出师表》(又称《前出师表》)。这里提到的“报燕书”则指代了战国时期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的故事,他在信陵君的帮助下得以安全返回国,而魏无忌曾被封为燕国公。这一比喻显示了诸葛亮对自己职责的认真履行以及对国家忠诚的决心。

“涕泪难为读”反映了诸葛亮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遇到了困难,可能是因为内心的情感过于复杂或强烈,难以用言语充分表达出来。而“功名不可居”则表明了他对功名利禄的看法,认为虽然成就功业是人生的目标,但不应过度追求,而是要有节制。

“英雄天亦妒,未是将谋疏”表达了诸葛亮的无奈与感慨。他认为即使是英雄人物,也无法逃脱命运的嫉妒和安排。这句话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宿命论的色彩,同时也反映出诸葛亮对于天命的理解和接受。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和深入探讨,可以感受到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其性格、品质和历史地位的多面性和深刻性。同时,这首诗不仅是对诸葛亮个人的评价,更是对其一生政治生涯和人格魅力的全面展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