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当铜绿,精华日已坚。
丝怜黄作里,玉恨紫成烟。
眉黛含犹浅,心花吐正鲜。
饮池么凤子,毛羽似君妍。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生长当铜绿
  • 注释:铜绿是铜器表面因氧化产生的绿色物质,这里用来形容砚台表面的铜锈。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砚台从古至今的材质——青铜,以及它在使用过程中可能经历的自然变化。
  1. 精华日已坚
  • 注释:精华即砚台的墨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精华变得越发坚硬。
  •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砚台随着时间推移,墨迹逐渐变硬的过程,体现了砚台使用的历史和价值。
  1. 丝怜黄作里,玉恨紫成烟
  • 注释:黄色的丝线象征着砚台上的黄色墨迹,紫色则代表紫色的墨迹。
  • 赏析: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砚台墨迹随时间变迁的美感,黄转红,紫转黑,如同丝线和玉石般变化无常。
  1. 眉黛含犹浅,心花吐正鲜
  • 注释:眉毛淡淡的颜色与淡雅的墨色相映,如同女子轻描的眉黛。
  • 赏析:通过比喻,诗人展现了砚台中墨迹的颜色之美,淡而不腻,清新而生动。
  1. 饮池么凤子,毛羽似君妍
  • 注释:“饮池”指的是砚台的水口,“凤子”可能是指凤凰羽毛,这里用来形容砚台毛笔的毛质和色泽。
  • 赏析:这句诗通过比喻,将砚台的水口比作饮水的凤凰,强调砚台毛笔的优雅和精美。

译文:
绿端砚为严藕渔宫允作,
岁月流转铜绿添,精华日深显坚韧。
黄丝如丝怜中变,紫墨如烟玉恨生。
眉黛浅笑含新意,心花盛开吐清香。
饮池之毛羽如君,毛笔秀美堪比拟。

这首诗通过对砚台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对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台的独特情感和审美追求。诗中的砚台不仅是书写的工具,更是承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载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