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际一江小,飞流直到城。
穿林时见影,出谷乍无声。
舟逐千峰转,篙愁一石迎。
苍松最深处,烟火未分明。
诗句解析及注释:
度大小蚺蛇岭作
注释:”度大小蚺蛇岭”可能指穿越大小蚺蛇岭,这是一条可能因地形或水流特点而命名的山岭。”作”在这里可能有创作或描绘的意思。
云际一江小,飞流直到城
注释:”云际”指的是云端之上,”一江小”可能意味着这条江非常狭窄,”飞流”形容水流如箭般急速,”直到城”可能表示江水最终流到城中。
穿林时见影,出谷乍无声
注释:”穿林”是指江水经过树林,”时见影”可能因为光线折射或树木遮挡而看到水面的影子,”出谷乍无声”可能因为突然从密集的水声变为寂静。
舟逐千峰转,篙愁一石迎
注释:”舟逐”可能指小船随江水漂流,”千峰转”形容山峰众多,”篙愁一石迎”可能因为石头阻碍了航道而感到困扰。
苍松最深处,烟火未分明
注释:”苍松”可能指的是山中高大的松树,”最深处”可能指这些树位于山的最深处,”烟火未分明”可能因为山深雾重,远处的烟雾看不清楚。
译文:
穿越大小蚺蛇岭,江面狭窄水流急。树林中隐约见江水,忽然间山谷间寂静。小船随波逐浪行,被岩石阻挡心烦意。山中高大松树旁,远处烟雾看不清。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动态的自然风光图。诗人以”度大小蚺蛇岭作”开篇,巧妙地引入了诗的主体——大小蚺蛇岭,这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地理信息,也预示了接下来对这一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接着,诗人以”云际一江”起头,营造出一种高远、辽阔的氛围,同时也暗合了“江上白云飞”的意境。这种描述不仅展示了江水的流动之美,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这自然界景象的深刻感悟。
在描写河流细节时,诗中使用了“飞流直到城”,这样的措辞既形象又富有动感,仿佛可以听见那奔腾的水流声,感受到那种直达城市中心的强烈力量。同时,“穿林时见影,出谷乍无声”两句则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自然景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诗中的“舟逐千峰转,篙愁一石迎”两句,不仅描绘了船只与山峰之间微妙的关系,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而最后“苍松最深处,烟火未分明”则以山中苍松为背景,描绘了一种远离尘嚣、接近自然的宁静状态。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细描绘和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