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未霸越,五湖安可浮。
故人尽西子,终古一扁舟。
雪气含烟白,山光逐水流。
梧宫何处是,萧瑟近长洲。
梧宫
范蠡未霸越,五湖安可浮。
故人尽西子,终古一扁舟。
雪气含烟白,山光逐水流。
梧宫何处是,萧瑟近长洲。
注释:
- 梧宫:泛指吴王夫差为纪念范蠡而建造的宫殿。
- 范蠡未霸越:意指范蠡没有在越国称霸。
- 五湖安可浮:意指五座湖泊无法承载范蠡。
- 故人尽西子:意指所有的美人都是西施。
- 终古一扁舟:意指一生都在漂泊中度过。
- 雪气含烟白,山光逐水流:形容冬日景象,雪花飘落与烟雾交织。
- 梧宫何处是:表达对吴宫遗址位置的迷茫和探寻。
- 萧瑟近长洲:意指萧条凄凉的感觉越来越接近长洲。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梧宫》。诗中通过描绘吴王夫差为纪念范蠡而建造的梧宫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首句“梧宫”,点明了诗的主题,即吴王夫差为了纪念范蠡而建造的宫殿。这里的“梧”指的是梧桐树,象征着吴王的荣耀和权力。而“宫”则指的是宫殿,暗示了这里曾经是权力的中心。
第二句“范蠡未霸越,五湖安可浮”,诗人通过对范蠡的评价来反衬吴王的霸业。范蠡是春秋时期的著名大臣,曾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后来选择离开,归隐于五湖(今太湖)。这里的“五湖安可浮”意味着在吴国的统治下,这些湖泊都失去了原有的宁静和自由。
第三四句“故人尽西子,终古一扁舟”,诗人以“西子”(即美女西施)代指所有美丽的女子,她们都在吴王的宫殿里过着浮华的生活,但这种生活终归是短暂的,就像一叶扁舟在水面上漂浮一样,无法长久停留。
第五六句“雪气含烟白,山光逐水流”,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冬日雪景图。雪花飘落与烟雾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山光随着流水流动,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动态的美。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最后两句“梧宫何处是,萧瑟近长洲”,诗人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梧宫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似乎指向了一种虚无和迷茫。而“萧瑟近长洲”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萧瑟的氛围,让人感到一种凄凉的情绪。整首诗通过对梧宫及其周围景观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现实以及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