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江三水合,春色一村来。
花好难为见,琴悲不敢开。
闲官似麋鹿,旧隐已莓苔。
安得乘西涨,扬舲返越台。
【注释】:
蒙江:指蒙自县境内的南盘江。三水:指南盘江、元阳河和红河三条江流。合:汇合,流入之意。春色:春天的色彩,这里比喻美好的景色。花好:形容花朵盛开得非常好。为:因为。见:看见,指赏花。琴悲:形容琴声哀婉悲伤。敢:不敢,因悲伤而不敢弹奏。闲官:闲散官职。似:像,如同。麋鹿:指古代传说中的野兽麋和鹿,比喻悠闲自在的人。旧隐:过去的隐居生活。莓苔:青苔,一种植物的绿色部分,这里借指山野。安得:怎么能,如何能。乘西涨:乘着上涨的水流。西涨:向西上涨的水流,指涨水时节。扬:扬起,举起。越台:越州,今浙江绍兴,古称越州。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至十一年(公元816年),是诗人在永安州任上所作的一首咏物抒怀诗。首联写景,颔联写感,颈联写志,尾联抒情,结构完整严谨。
首句点明地点、时间:“蒙江三水合”。蒙自属滇南地区,这里地处高原,地势崎岖,交通不便,因此“三水合”即三江汇合之意。“春色一村来”,是说春天来临的时候,村庄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以美好的感受。第二句写春光明媚,花红柳绿,人们赏花乐不思蜀,连弹琴时也感到悲伤,不敢弹奏。第三句写自己虽身处闲散的职位上,但仍如麋鹿一般逍遥自在,过着悠闲的生活;过去隐居山林的生活已成往事,如今只能在山上的青苔中寻觅昔日的痕迹。第四句说自己渴望乘船回到越州故居。
全诗四联八句,以“春色一村来”起,以“安得乘西涨,扬舲返越台”收,结构严谨,脉络清晰。首联写景,描绘了春光明媚、鲜花盛开的优美景象,使人陶醉其中。颔联写感,表达了诗人在欣赏美景时内心的喜悦和悲伤之情。颈联写志,诗人通过描述自己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以及对故地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尾联抒情,诗人表达了对故居的眷恋之情以及渴望重返故乡的愿望。整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又反映了他对故土和生活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