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失三江口,身随独木船。
雨淋衣总透,冰裂手长拳。
士苦寒披甲,村荒夜控弦。
行行射生物,粮尽赖豚肩。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路失三江口” —— 描述旅途中迷失了方向,位于长江的三江口。
  • 关键词:三江、迷路
  1. “身随独木船” —— 形容在恶劣环境中,只能依靠一根木头作为船桨划水前行。
  • 关键词:独木舟、困境
  1. “雨淋衣总透” —— 形容长时间被雨水淋湿,衣物始终湿透。
  • 关键词:雨、湿透、困境
  1. “冰裂手长拳” —— 形容手指冻得发僵,难以握拳。
  • 关键词:冰、裂、困顿
  1. “士苦寒披甲” —— 形容士兵们在寒冷的环境中不得不穿上厚重的铠甲。
  • 关键词:苦寒、披甲、困境
  1. “村荒夜控弦” —— 形容乡村在夜晚显得荒凉,缺乏灯火。
  • 关键词:荒村、控弦、寂寥
  1. “行行射生物” —— 描述了在行进过程中射杀猎物的情景,暗示物资短缺。
  • 关键词:行行、射生、困境
  1. “粮尽赖豚肩” —— 形容粮食耗尽时,只能依靠小猪的肩肉来维持生计。
  • 关键词:粮尽、豚肩、困境

译文:
路失三江口,身随独木船。
雨淋衣总透,冰裂手长拳。
士苦寒披甲,村荒夜控弦。
行行射生物,粮尽赖豚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次长途旅行中的艰难经历。首二句“路失三江口,身随独木船”,直接点明旅行的出发点和终点,同时传达出因迷路而陷入困境的情境。接下来的句子“雨淋衣总透,冰裂手长拳”,形象地描述了旅途中的恶劣天气和身体上的不适,体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坚韧不拔。

通过“士苦寒披甲,村荒夜控弦”,诗中展现了士兵和村民面对严酷环境的无奈与辛劳。最后两句“行行射生物,粮尽赖豚肩”,揭示了旅途中物资匮乏的状况以及最终的解决方式,突显了诗人对于自然生存挑战的认识和勇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境遇的描绘,展示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精神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