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谁奔义,千秋独死名。
弟兄方让国,臣子乃称兵。
苦命虽无怨,悲歌亦有情。
庙宫频下马,心肃万松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夷齐庙作》中的一句,全诗如下:

一代谁奔义,千秋独死名。
弟兄方让国,臣子乃称兵。
苦命虽无怨,悲歌亦有情。
庙宫频下马,心肃万松声。

译文:
在这个世界上,谁是真正追求道义的人?只有你一个人!
在千秋万岁之后,你独自选择了死亡。
兄弟们都选择放弃了王位,而你作为一国之君却发动战争。
即使生活困苦,也毫无怨恨;但当你唱起悲歌时,仍然充满了情感。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古代圣贤的赞颂,表达了他对忠诚和牺牲精神的敬仰。首句“一代谁奔义”表明了作者认为在历史上,只有像伯夷、叔齐这样的圣贤才真正追求道义。第二句“千秋独死名”,则是说他们为了道义而不惜生命,这种坚持千年的精神令人敬佩。第三句“弟兄方让国,臣子乃称兵”,反映了古代兄弟之间愿意放弃权利而选择道义,臣子们则因为国家的需要而不得不拿起武器,这体现了不同时代人们对道义的不同理解和实践。

接下来的四句,描述了伯夷、叔齐的生活困境和他们的内心世界。虽然他们遭受生活的困苦,但并未抱怨,而是以悲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第五句“苦命虽无怨,悲歌亦有情”表达了尽管生活艰辛,他们仍保持着内心的纯洁和尊严。最后一句“庙宫频下马,心肃万松声”,描绘了作者站在庙宫前沉思的场景,周围松林的声响如同内心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圣贤精神的崇敬之情。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杜甫对忠诚和道义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同时,通过对伯夷、叔齐生活的描绘,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