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上愁洄溯,扁舟入瘴云。
山从三峡合,水向二江分。
蕉叶村村映,柑花处处薰。
夕阳烟翠里,笳鼓起蛮军。
【诗句释义】
- 上端州作:在端州(今肇庆)创作此诗。
- 西上愁洄溯:向西上游去,心中满是忧愁和回溯。
- 扁舟入瘴云:小船进入瘴气弥漫的云雾之中。
- 山从三峡合:山峦从三座峡谷中合拢汇聚。
- 水向二江分:水流向着两条江河分流。
- 蕉叶村村映:蕉叶般翠绿的村庄一处处映入眼帘。
- 柑花处处薰:柑花盛开的地方到处弥漫着香气。
- 夕阳烟翠里:夕阳下,青山如翡翠般笼罩在烟雾之中。
- 笳鼓起蛮军:随着笳声与战鼓响起,南蛮的军队开始行动。
【译文】
我乘船逆流而上,心中充满了忧愁,仿佛在回溯往昔的时光。小船驶进瘴气弥漫的云雾中,周围群山从峡谷中汇聚而来,河水向着两条江河分流。蕉叶般的村庄一座接一座,青翠欲滴,而柑橘花香四处弥漫。当夕阳洒下一片烟霞,青山如同翠绿色的翡翠掩映在朦胧的烟雾中。这时,战鼓声起,南蛮的军队开始了行动。
【赏析】
《上端州作》是一首描写山水景色和战争气氛的诗篇。诗人通过描绘山川、村落、树木和战争等元素,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画卷和紧张的战争氛围。
首句“西上愁洄溯,扁舟入瘴云。”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内心的忧愁。船只逆流而上,诗人的心情似乎也随着河流曲折地回溯,充满无尽的思念和感慨。
第二句“山从三峡合,水向二江分。”描绘了壮观的峡谷地貌和河流走向,山峰在峡谷中汇聚,河水流向两条江河,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和壮丽。
第三句“蕉叶村村映,柑花处处薰。”则转向了宁静的乡村生活画面。蕉叶般的村庄在夕阳下的余晖中若隐若现,柑橘花的香气四溢,给人们带来了一丝宁静和舒适。
末句“夕阳烟翠里,笳鼓起蛮军。”则是对整首诗的高潮部分。诗人目睹了夕阳下的青山被薄雾笼罩的情景,同时听到了远处传来的战鼓声。这一对比更加凸显了战争的残酷和诗人的忧虑之情。
这首诗以自然美景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村落和战争等元素,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战争的残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