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是青青草,如何独有芳。
相知一渔父,欲去是清湘。
二女元仙姥,三闾亦楚狂。
含情赠琼佩,珍重系罗裳。

【注】青青:茂盛。

【译文】吴门朱雪鸿也是青草,为何独自芳香。相知的渔父要远走,去的是清湘。两个女儿本是仙姥,三闾也是楚狂。含情赠予琼佩,珍重系罗裳。

赏析:此诗是诗人于公元1342年(至元七年)冬与友人离别时写的一首送别之词。全诗写离愁别绪,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感情。

开篇二句,以“青青”和“独有芳”起笔,用一“亦”字点明吴门朱雪鸿虽同为青草,但因他与众不同而显得格外芬芳;两句以“亦是”和“如何”收束,将前文所描写的朱雪鸿的青翠、芬芳,与后文所说的渔父、仙姥、三闾相比,进一步强调了朱雪鸿的独特之处。这两句中,“青青”和“独有芳”是对朱雪鸿的赞美,“亦是”和“如何”则是诗人对这种独特的感受。

三、四句承上启下,以“相知”、“欲去”和“清湘”三个关键词展开。“相知”,即相知相亲,是朋友之间最美好的关系。而朱雪鸿却要远离自己而去,这是让人感到惋惜的。然而,更令人惋惜的是,他要离去的地方是清湘,这是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五、六句以“二女”和“三闾”为话题,进一步描绘了朱雪鸿的风采。“二女”指的是仙女们,她们都是神仙般的存在,而朱雪鸿却能成为其中之一,可见他的魅力非凡。至于“三闾”,则是指屈原,他的《楚辞》被誉为千古绝唱。由此可见,朱雪鸿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有着不凡的身世背景。

最后两句以“含情”和“珍重”为关键词,表达了诗人对朱雪鸿的祝福和期望。“含情”,意味着诗人对朱雪鸿的情感深沉而真挚。而“珍重”,则是一种对友情的珍惜和珍视。诗人希望朱雪鸿在离开后能够继续保持这份情感,并珍视自己的友谊。

整首诗以送别之情为主线,通过对朱雪鸿的描述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诗人的深厚友情。同时,诗中的典故也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