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与江北,秋总在君家。
一片萧条意,含阴作海霞。
何须云际雁,不必雨中花。
已自堪肠绝,声声入暮笳。
【解析】
“读吴野人东淘集”:读了《吴野人东淘集》。
“江南与江北,秋总在君家。一片萧条意,含阴作海霞。”:江南和江北,秋天总是在你家里。一片萧索的景色,仿佛含着阴气,化作海中的彩霞。
“何须云际雁,不必雨中花。已自堪肠绝,声声入暮笳。”:何必要那高飞向云际的信鸽?也没必要在雨后欣赏花朵。自己已经够痛苦的了,那凄凉的声音,一声声地进入黄昏时吹奏的笳曲。
【答案】
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756年(唐肃宗上元元年)秋天所作。当时诗人被贬为岳州司马,居住在岳州城西的岳阳楼上,他看到江南和江北都是秋天,就写下了这首诗。首句写景,颔联写意。诗人通过观察发现秋天的景象,并加以赞美。颈联以反问的形式,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悲愤。尾联点明题旨,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失望以及对国事的担忧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流畅,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