鲛人何慷慨,解作报恩珠。
泪下成明月,光流满海隅。
君怜珍怪甚,情与世人殊。
耳后双悬好,持将赠彼姝。
【注释】:
- 鲛人:古代神话中住在海水深处,能够吐水为珠的鲛人。
- 解作报恩珠:《晋书·王凝之妻谢道韫传》记载,王凝之曾问谢道韫:“何谓‘沉江’?”谢道韫答道:“‘未若柳絮因风起。’”王凝之说:“‘何意言‘沉江’?”谢道韫说:“‘未若‘见机而作。’”王凝之又问:“‘何意言‘见机而作’?”谢道韫说:“‘未若‘沉江’。”王凝之大笑,“于是知谢女雅怀高致”。
- 泪下成明月:比喻泪水像月亮一样晶莹明亮。
- 情与世人殊:情感与世俗之人不同。
- 双悬好:指耳后的装饰物,这里是指耳环。双悬,即两耳垂。
- 赠彼姝:送给那个女子。
【赏析】:
《奉酬高廷评谡苑》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天宝三载(744)春所作。当时,李白正在长安任职,而高廷评正担任御史大夫。两人因诗而结识,并成为朋友。这首诗就是李白对友人的酬答之作。全诗语言优美、意境幽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诗的首句以鲛人为引,用鲛人慷慨解珠的故事来赞美友人的高洁品格和高尚情操。接着,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泪水比作明亮的明珠,形象地描绘出泪水晶莹剔透的美丽景象。这种修辞手法既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又使诗意更加生动有趣。
第三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泪水的美丽与珍贵。诗人用“泪下成明月”这一意象,巧妙地表达了泪水如同明月般明亮、晶莹的特点。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感动之情。最后两句则是对友人的赞美与感谢之情的抒发。诗人用“情与世人殊”来形容自己与世俗之人不同的情感世界,强调了自己内心的纯洁与高雅。最后一句则表达了对友人赠送的礼物——耳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二人友情的深厚与真挚。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赢得了广泛的好评。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才情,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