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木成围久,婆娑自弱年。
梦魂多雨夜,悽怆更霜天。
画像平时设,遗衣忌日悬。
父书难再读,最是教忠篇。
【注释】
墓木:坟墓里的树木。
忌日:祭祖的日子,这里指父亲忌日。
婆娑:形容树影随风摇曳的样子。
梦魂:指梦中的游历。
悽怆:悲伤凄切。
画:画像。
遗衣:丧服。
【赏析】
这是诗人在父亲忌日时所作的一首诗,通过描绘墓中树木、梦见父亲的往事和对父亲的思念之情来抒发哀思。
诗的前两句是说:墓地里的树木已经长得高大茂盛,但已很久没有人来祭祀过,它们依旧随风摇曳。而自己则从弱年时代代祭祀父亲,如今却已长成大人,无法再像小时候那样陪伴父亲了。
后两句是说:每当下雨的夜晚,我常常会梦见父亲,梦见他穿着丧服站在灵前,而我则会哭泣不止。而在霜天,我会常常想到父亲,感到悲伤凄切。
最后两句是说:画像平时是摆放在家中的,而父亲忌日的时候,我总会把遗衣悬挂起来纪念父亲。而最让我感到遗憾的是,再也没有机会读到父亲写的教忠篇了。教忠篇应该是父亲生前所写,用来教导儿子要忠于国家的一篇重要文章,现在再也读不到了,真是让人悲痛欲绝。
这首诗通过对墓地树木、梦见父亲和遗衣等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父亲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人对生死、孝道和忠诚的重视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