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阳明谷,扶胥浩淼流。
龙衔红日上,蜃作白云浮。
十里莺花满,三春士女游。
祝融兼水帝,祠庙在章丘。

【注释】

  1. 波罗:即今江苏镇江一带。
  2. 南海阳明谷:指今江西九江、湖北黄梅一带,阳明为山名,谷为地名。
  3. 扶胥(fú xū):在今江苏海州区西南。
  4. 浩淼(mào):水波浩渺的样子。
  5. 龙衔红日上:比喻朝阳冉冉升起,阳光灿烂;龙,神话中能喷火的巨兽。
  6. 蜃(shèn)作白云浮:指海市蜃楼,是因光的折射而产生的自然奇观。
  7. 莺花:莺,黄莺;花,春花,泛指花草树木。
  8. 三春:春季三个月的总称,这里泛指阳春三月。
  9. 祝融:传说中南方的火神,也泛指南方。
  10. 水帝:即水神。
  11. 章丘:县名,在山东中部。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游历江南时的所见所闻,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首句“南海阳明谷”,点明地点。次句“扶胥浩淼流”,写江水之广,气势之大。第三句“龙衔红日上”,用神话传说来表现旭日东升的景象;而“蜃作白云浮”,则用自然现象来烘托气氛,使诗情更加壮阔。接下来四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春景图。“十里莺花满”,是说春天里,百花盛开,鸟语花香;莺歌燕舞,景色迷人。“三春士女游”,是说阳春三月里,男女青年成群结队,外出游玩。这两句写出了江南春日里人们的活动,富有生活气息。末二句写江南胜迹。“祝融兼水帝”,意思是南岳衡山是水神祝融的化身,也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祠庙在章丘”,指的是衡山脚下的南岳庙。诗人在这里以典出典,赞美了南岳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全诗语言生动形象,充满诗情画意,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