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朵争红日,枝枝作烛龙。
炙天光尽暖,映水色还浓。
不叶珊瑚似,全花彩翠封。
年年春二月,先发海边峰。
这首诗描绘了攀枝花的美丽景象,通过对花朵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生命力。下面逐句解释:
- 朵朵争红日,枝枝作烛龙(朵朵竞相绽放,像争夺太阳一样;枝条如同蜡烛般燃烧)
- “朵朵”:形容花朵繁多,一簇簇地盛开。
- “争红日”:比喻花朵争相展现自己的美丽,仿佛在与太阳竞争。
- “枝枝”:指每一根枝条。
- “作烛龙”:比喻枝条摇曳生姿,如同点燃的蜡烛。
- 炙天光尽暖,映水色还浓(阳光照耀下的花朵明亮而温暖,水中的花朵颜色更加鲜艳)
- “炙天光”:形容阳光照射下,花朵显得非常明亮。
- “尽暖”:指阳光照耀下花朵温暖宜人。
- “映水色还浓”:形容水中花朵的颜色也变得浓郁。
- 不叶珊瑚似,全花彩翠封(花朵没有叶子,就像珊瑚一样美丽;整朵花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
- “不叶”:指花朵没有叶子,更显其珍贵。
- “珊瑚”:比喻花朵如同珊瑚一般美丽。
- “全花”:指整个花朵。
- “彩翠封”:形容花朵的色彩斑斓,宛如翡翠。
- 年年春二月,先发海边峰(每年春天二月时,它们最先在海边的山峰上绽放)
- “年年”:表示每年都会发生。
- “春二月”:指的是每年春天的二月。
- “先发”:表明这些花朵总是最早开放。
- “海边峰”:指的是海边的山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