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归吾室,兰云覆额初。
王家桃叶似,石氏懊侬如。
未老铅笔洗,长贫笔墨疏。
芳春三十四,花落委庭除。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十六归吾室,兰云覆额初。:“十六”指的是女子十六岁的年纪,“归吾室”意味着这个女子被许配给诗人。“兰云覆额初”形容其发色如兰花般美丽,且刚刚覆盖了额头。
  2. 王家桃叶似,石氏懊侬如。:“王家”可能指代的是古代贵族家庭,“桃叶”是一种象征美好姻缘的植物或事物。而“石氏”可能是另一个贵族或显赫家族的代表。“懊侬”则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描述女子情感的词汇。这两句诗可能是在比喻这两个女子各自拥有着相似的高贵气质和令人难忘的情感经历。
  3. 未老铅笔洗,长贫笔墨疏。:“未老”指的是女子虽然年轻但已不再处于青春时期,“铅笔洗”可能是指她年轻时的美貌或才华被比作铅笔清洗过的白色,象征着纯净无暇。“长贫”则可能表示她在生活上一直较为贫困,而“笔墨疏”可能指她缺乏书写或绘画的才能或兴趣。这两句诗反映了她虽然年轻却已失去青春时光,同时也暗示了她的才华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或赏识。
  4. 芳春三十四,花落委庭除。:“芳春”指春天的美好时节或年华,“三十四”可能表示她已经过了三十岁的生日。“花落委庭除”中的“花落”指的是花朵凋谢或落下,而“庭除”则可能指庭院或花园。这一句可能是在描写她的一生或某个重要时刻的到来,同时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译文:
十六时我娶她回家,那时她的头发如兰花般柔美,覆盖了额前。
她的出身像王家的桃叶一样高贵,而我的妻子却像石氏的女子一样美丽。
尽管她年轻时才华横溢,但现在生活却一直贫苦潦倒,缺乏写作的兴趣或才能。
在芳华正好的三月四十四日那天,花儿已经凋谢,落在了院子里的每一个角落。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女子的不同阶段,展现了她从少女到中年的生活变化。首两句描述了女子年轻时的美丽与身份背景,第三句转折到她晚年的贫穷和才华未得施展,最后一句则表达了对她一生的感慨与惋惜。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不仅描绘了一个女子的一生,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社会变迁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