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还此别,南北洞庭分。
大耋须相见,悲歌必使闻。
岁教鸿雁至,复寄蕙兰芬。
卫武能齐圣,无嫌饮酒勤。

《送李缓山还楚》

老来还此别,南北洞庭分。
大耋须相见,悲歌必使闻。
岁教鸿雁至,复寄蕙兰芬。
卫武能齐圣,无嫌饮酒勤。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老来还此别,南北洞庭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和对重逢的期盼。”老来”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年岁带来的变化,而”还此别”则表明这是一次重要的分别。”南北洞庭分”可能指的是地理位置的分隔,也可能象征人生的不同阶段或命运的转折。
  2. 大耋须相见,悲歌必使闻:这里”大耋”是对年长者的敬称,”须相见”强调了相见的重要性。”悲歌”可能指悲伤的歌声,也可能是表达离别的情感。”必使闻”表示诗人期待着听到这些情感的表达。
  3. 岁教鸿雁至,复寄蕙兰芬:描述了春天的景象,”岁教”指的是每年春回大地时。”鸿雁”是候鸟,常在迁徙过程中带来季节变换的信息。”复寄”意味着再次寄出,这里的”复”可能强调了多次传递的意思。”蕙兰芬”可能指代书信、消息等,传达着深情和关怀。
  4. 卫武能齐圣,无嫌饮酒勤:这里的”卫武”很可能是指历史上有名的卫国将军卫青,他以勇猛著称,”能齐圣”可能是指他的勇武可以与古代圣人相提并论。”无嫌饮酒勤”中的”无嫌”表示没有嫌弃,可能是指对朋友的关心和理解,而”饮酒勤”则反映了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和频繁的交往。
  5.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离别的描写、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友情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期望。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送李缓山还楚》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期待的诗歌,通过对离别、春天以及友情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诗中的自然景观、历史典故和人物形象都为这首诗增添了许多色彩和深度,使其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部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