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为姓字,汝亦一罗浮。
白岳不归去,孤云安所求。
能诗如舅氏,过我此炎洲。
未有瑶华报,离居黯欲愁。
【注释】
罗浮:古地名,在今广东。汝:你。白岳:指庐山。孤云:指游子。瑶华:仙草,这里代指妻子。炎洲:指海南岛。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元和七年(812)离开岭南后,送别友人罗子浮返回家乡时写的。诗人借题抒怀,寄寓深意,表现了他对故乡山川的眷恋、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首句“罗浮为姓字”,点出罗子浮的籍贯,表明其与罗浮山有渊源关系,罗浮山也是他的姓氏。“汝亦一罗浮”,以“汝”自比,说明自己与罗浮山有相同的根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之情。
次句“白岳不归去”,借用屈原《离骚》中“朝发白日兮暮至青阳,遗余令名兮长存后世。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的典故,抒发了辞官南归、归隐山林的思想。同时,也暗含着作者对朝廷的不满情绪,以及希望远离官场的喧嚣,归隐山林的愿望。
第三句“孤云安所求”,运用李白《独坐敬亭山》中的“孤云将野鹤,岂意动吾心”的典故,表达了对自由、闲适生活的追求。这里的“安所求”并非真的寻求什么,而是表达一种无奈和迷茫。
第四句“能诗如舅氏”,称赞友人罗子浮的才华,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向往。这句诗既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也流露出对自身才学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的遗憾。
第五句“过我此炎洲”,以“过”字作结,表明自己已经离开了这片热土,踏上了新的征程。同时,这也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第六句“未有瑶华报”,用“瑶华”比喻妻子,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未”,表示否定,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空虚和无奈。而“报”则意味着回应、报答,暗示了诗人期待妻子能够给予自己应有的关怀和支持。
末句“离居黯欲愁”,再次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奈之情。这里的“黯”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忧郁,而“欲愁”则强调了诗人对于离别的不舍和痛苦。
此诗通过描绘友人的归乡之路,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个人才华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的遗憾。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