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爱无名好,维舟折数枝。
东家嫌太赤,北地恨多脂。
峡外人争看,溪中女不知。
玉颜殊寂寞,似在苎萝时。
野花
花爱无名好,维舟折数枝。东家嫌太赤,北地恨多脂。
峡外人争看,溪中女不知。玉颜殊寂寞,似在苎萝时。
诗句释义与赏析:
- “花爱无名好”:此句表达了野花无需刻意装饰、自然生长的美好。无名之花因其天然之美而备受喜爱。
- “维舟折数枝”:形容诗人在旅行途中,看到路边的野花,忍不住停下来欣赏并采摘几枝。
- “东家嫌太赤,北地恨多脂”:这句诗反映了人们对植物色彩的偏好。东方人偏爱红色,而北方人则偏好白色或浅色系。这里的“赤”和“脂”分别指红色的花朵和白色的花朵。
- “峡外人争看,溪中女不知”:描述了不同地域的人对野花的态度差异。峡外人(指生活在山区的人)欣赏野花的自然之美,而溪中女子可能不了解野花的价值,未能体会到其美丽之处。
- “玉颜殊寂寞,似在苎萝时”:通过比喻,诗人表达了野花虽被忽略却依然保持其独特韵味的情景。苎萝,古代传说中女子隐居的地方,这里用来形容野花虽无华丽的外表,却有如隐逸女子般的高洁与清雅。
- 整体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偶遇野花的场景。通过对野花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多样性,以及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和珍视。诗中的“无名好”、“东家嫌太赤、北地恨多脂”等诗句,不仅赞美了野花的美,也反映了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审美差异。最后以“玉颜殊寂寞,似在苎萝时”收尾,表达了诗人对野花虽不被注意但依旧保持着其独特魅力的感叹。整首诗既展示了自然的美,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