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洲今夕宿,月似一人孤。
不寐同秋雁,相依更夜乌。
初寒山兔少,未曙水萤无。
耿耿怀明发,渔歌起绿蒲。
沙洲今夕宿,月似一人孤。
不寐同秋雁,相依更夜乌。
初寒山兔少,未曙水萤无。
耿耿怀明发,渔歌起绿蒲。
【注释】
- 沙洲:指沙洲上的营地或沙洲上的人。
- 月似一人孤:形容月亮孤独地悬在天空中,就像一个人一样。
- 不寐:睡不着,形容夜晚的寂静和孤独。
- 秋雁:秋天的雁鸟,常用来比喻孤独的旅人。
- 相依:相互依偎,形容与月亮相伴的感觉。
- 初寒:开始感到寒冷。
- 山兔:指山中的兔子,这里可能是指夜晚的动物叫声或景象。
- 未曙:天还没有亮。
- 水萤:水中的萤火虫,这里可能是指早晨的萤火虫。
- 耿耿:明亮的样子。
- 明发:天亮的时候。
- 绿蒲:绿色的芦苇丛,这里可能是指河边的草地或湿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沙洲上过夜的情景,以及对夜晚的感受和思考。诗中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孤独、自然和生活的感慨。
首句“沙洲今夕宿”,直接点题,诗人今晚就在沙洲上住宿,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场景,但却是诗人情感的触发点。接下来的“月似一人孤”则用月亮比喻成一个人,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夜晚的孤独感。
接着诗人写到“不寐同秋雁,相依更夜乌”。这里的“不寐”表示无法入睡,而“秋雁”和“夜乌”都是夜晚的象征,诗人以这两种鸟类为比,表达了自己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夜晚的宁静和寂寞。
然后诗人转向自然界的景象,“初寒山兔少,未曙水萤无”。这里描述了夜晚的自然环境,虽然有些冷清,但依然有生命的存在。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感和对自然的敬畏。
最后两句“耿耿怀明发,渔歌起绿蒲”,则是诗人的情感爆发,他想到了天亮时的阳光,以及渔民们欢快的歌声,这让他的心情变得明朗起来,也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到来。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述和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