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多海雾,秋气未全苏。
城郭江吞吐,楼台烟有无。
黄浮初日大,青出远峰孤。
渔火犹明灭,波喧已浴凫。

【注释】

江上早行:指秋天的早晨,诗人在江边早行的情景。

南风多海雾:南方的风气多,天气阴冷,海上多雾气。

秋气未全苏:秋天的气息还没有完全消散。

城郭江吞吐:城墙与河流相吞吐,形容江水汹涌。

楼台烟有无:高楼与楼台在云雾中时隐时现。

黄浮初日大:黄色的太阳刚开始升起,光芒四射。

青出远峰孤:青色的山峰远远地矗立着。

渔火犹明灭:渔船上的灯火时明时暗。

波喧已浴凫:波浪声喧闹得像是鸭子洗澡一样。

【译文】

南方的风气多,天气阴冷,海上多雾气,秋天的气息还没有完全消散。城墙和江河相吞吐,楼台在云雾中时而显现时而消失。黄色的太阳刚从东方升起,光芒四射,青葱的山峰远远地矗立着。渔船上的灯火时明时暗,波浪声喧闹得像是鸭子洗澡一样。

【赏析】

此诗为作者于元和八年(813)九月至九年(814)三月间,由江州赴忠州途中所作。前八句写舟行所见;后两句以景结情,抒发羁旅行役之愁。首二句点出时间、地点,渲染气氛。“城郭江吞吐,楼台烟有无”,写江上景色的动态。“吞吐”二字,极言江面宽阔无际,气势磅礴。“楼台烟有无”一句,则把笔触从江面上收拢到岸上,描写岸边景物。三、四句对举“初日”“孤峰”,“黄”对“青”,“浮”对“出”,色彩鲜明,境界阔大。五、六句写江上渔火,既点时令,又状夜景。“犹”字用得十分传神,写出了渔火的忽明忽灭,给静谧的江水添上了动感。七、八句描绘江上水波的声音,以动衬静,反衬出渔火的摇曳不定。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但所写之景却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自然景观,而是诗人旅途中的见闻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江”、“城”、“楼”、“台”、“日”、“峰”、“火”、“波”等都是诗人眼中的景物,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江上早行图。诗中所蕴含的情怀却是凄清惆怅的,这正体现了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