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深知有雨,春色一何迟。
岁暮无穷事,梅花自不知。
愁过高卧日,贫到白头时。
腊酒邻家熟,无钱愧玉卮。
【注释】
己巳:年号。腊尽:指腊月结束,即冬至。
知有(zhī yǒu):知道。
岁暮:年末。岁暮无穷事,指岁月将尽而未成之事甚多。
高卧:高卧。形容闲居无事。
贫到白头时:指穷困到了极点的时候。
玉卮(zhī):盛酒的玉制的器皿。
【译文】
烟雾中似乎知道天将下雨,春天来临却如此迟延。
到了年底,事情纷繁,不知该办哪件事才好。
愁闷之时,只有高卧在窗前,消磨时光。
贫穷至极,连买些酒都没有的钱,惭愧于玉制的酒杯。
【赏析】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时作者在江西上饶做通判。诗人以“己巳”纪年,自注“淳熙六年冬”。诗是一首抒写忧国忧民情怀的抒情诗。
首联写诗人对即将逝去的春光的惋惜之情。“烟深知有雨”,是说浓密的烟云里,仿佛已经预感到即将下一场小雨;“春色一何迟”,则说春天到来得太晚了。一个“知”字,写出了诗人对天气变化的感受和猜测,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变化的敏感性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
颔联写诗人因国事家事而愁闷不堪。“岁暮无穷事”,说明年岁已老,而世事纷纭,令人烦恼,难以应付。“梅花自不知”,既写出了诗人自己愁闷的心情,又暗含着诗人对梅花的赞美。梅花傲霜斗雪,不惧严寒,即使在冬天也盛开不凋,这正象征着诗人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
颈联写诗人因国事家事而愁闷不堪。“高卧日”,是说终日无所事事地高卧在床上,“贫到白头时”,则是说他穷得连买酒的钱都没有了。“愧玉卮”,是说没有钱买玉制的酒杯,只能愧对玉杯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状况的不满和无奈之情。
尾联写诗人因国事家事而愁闷不堪。“邻家熟”,是说隔壁邻居家的酒已经熟好了,可以买来喝了。“无钱愧玉卮”,则是说自己买不起酒来品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的无奈和辛酸之情。
这首诗通过写春景、抒发情感、描写生活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关注和忧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