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孔羌人笛,多因惊马吹。
声从秋戍起,泪向夕阳垂。
黑水连沙暗,黄榆似草衰。
征鸿过渭北,书报翠楼谁。
【注释】
三孔:三个孔。羌人:古代居住在今四川一带的少数民族,这里泛指羌族或羌人。多因惊马吹:因战乱而引起。惊马:受惊的马。声从秋戍起:声音是从秋天驻守的地方传出来的。秋戍:秋天防守的边塞。泪向夕阳垂:眼泪像夕阳一样落下来。黑水:指代北方的河流,这里借指北方边关。黄榆:榆树。似草衰:像枯萎的草。征鸿:远飞的大雁。渭北:指今陕西渭水以北地区。翠楼:指女子的住处,也指高耸入云的楼阁。书报:捎来书信。谁:疑问词。
【赏析】
此诗作于开元末年(742),是作者在长安时所作。诗人在长安为官,与家人久别,思念家乡和亲人,听到羌笛声不禁悲从中来。
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简练含蓄,情真意切。首句“闻笛”,便点明所闻之音,即羌笛之声。次句写“闻笛”之因,即羌笛声因何而来。第三、四两句承上启下,以写景为主,写出羌笛声的来源及其引起的情感。第五、六句写羌笛声所引发的联想,即由羌笛声想到自己远在长安的家人。最后两句写自己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诗人把听觉感受融入整个空间,使读者感到一种空阔辽远的意境;同时,又以“羌笛”这一特定事物触发思乡之情的强烈共鸣。全诗虽无一字道及“思乡”二字,但读之令人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