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成衰谢,蹉跎变乱时。
先臣悬目早,国士漆身迟。
竹少孤生节,桐多半死枝。
易中高用晦,为子说明夷。
【注解】
慰林:安慰;林仲子:指作者的朋友,字仲子。
成衰谢:形容人的衰老变化。
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先臣:已故的祖父或父亲。悬目早:眼望远方。
国士:有志节和才能的人,这里指贤能之人。漆身迟:比喻隐居不仕,自甘淡泊。
竹少孤生节:竹子很少,却能独自生长出挺直的枝条。
桐多半死枝:梧桐树很多,却多长出枝叶繁茂而寿命不长的枝条。
易中高用晦:指易安的诗才很高但有时也不免过于含蓄。
说明夷:表明自己的态度。
【赏析】
这首词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为悼念亡友所作的一首吊唁词。词中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惋惜之情以及对其才华未得施展的遗憾与同情。
上片以“不觉成衰谢”起句,点明时事的变迁与个人的衰老。接着以“蹉跎变乱时”表达出时光飞逝,人事变幻的感慨。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无奈与悲伤,同时也透露出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
下片则通过描述友人的性格特点,来表达对他的敬仰和惋惜。其中“先臣悬目早,国士漆身迟”两句,既赞颂了友人的高洁品质,又表现出作者对其才华未能得到充分展现的惋惜之情。接下来的四句,则通过对竹子和梧桐树的描述,隐喻了友人的个性与命运。最后两句,则直接点明了自己的心情与态度,表达了对于友人的怀念和敬意。
这首吊唁词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细腻,既有对友人的怀念,又有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同时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李清照词作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