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初失乳,依怙更无时。
已恨全归晚,还伤反哺迟。
鹿犹衔美草,鹃欲化空枝。
泪逐霜华落,沾濡不自知。
【注释】
白头:指年老。初:刚刚。失乳:失去母亲的养育之恩。依怙:依靠。更无时:没有片刻的依靠和慰藉。已恨:已经感到悔恨。全归晚:指母亲去世太迟。反哺:比喻儿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还伤:更加伤心。化空枝:化为枯枝,指死亡。鹿犹衔美草:喻母爱如甘泉,滋润子女成长。鹃欲化空枝:喻母死如同杜鹃啼哭一样哀痛。泪逐霜华落:喻泪水滴落如寒霜。沾濡不自知:沾湿了衣襟却浑然不觉。
【赏析】
《哀述》写诗人丧母后的痛苦心情,表现了他对母亲生前的深深怀念,对母死的极度悲痛。诗中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把母亲生前的爱、死后的痛描绘得淋漓尽致。
首联“白头初失乳,依怙更无时”,是说白发人(即亡母)刚刚失去母亲的抚育,此时又没有依靠和慰藉了。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的悲痛之情,又为下文作铺垫。
颔联“已恨全归晚,还伤反哺迟”是说母亲已经死了,而且死得太晚了。这一句是说,自己最后悔的就是母亲去世得太迟了,因为那时自己还是一个孩子。而“还伤反哺迟”则是指母亲活着的时候,自己还没有能力来报答她的养育之恩。
颈联“鹿犹衔美草,鹃欲化空枝”是说,即使像野鹿一样在母亲的怀抱里吮吸着甘泉,也难以报答她对我的养育之恩;即使化作一只杜鹃,啼哭着叫着死去,也无法表达我对母亲的怀念之情。这两句运用了比兴手法,以鹿衔美草,喻母爱如甘泉滋养子女成长;以鹃欲化空枝比喻母死如同杜鹃啼哭一样哀痛。同时,诗人还用了一个典故——庄周的《庄子·逍遥游》:“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这是说鹏鸟在大海中乘风高飞,它振翅飞到天涯海角。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的母亲虽然离世了,但她那伟大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人间。
尾联“泪逐霜华落,沾濡不自知”是说,我流下的泪水就像秋霜落下,点点滴滴地沾湿了衣衫却不自知。这一句是说,诗人在悲痛中哭泣,泪如雨下,但自己也浑然不觉。
这首诗语言简练含蓄,意境深远感人。诗中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将母亲生前的关爱和死后的思念描绘得栩栩如生。诗人通过抒发自己对母亲深沉的感情,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人生苦难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