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为无母子,六十始婴啼。
哭向天边断,魂随地下迷。
林乌飞引鷇,野鹿食鸣麑。
我独伤何恃,彷徨日影西。
【注释】
①“哀述”:悲悼的诉说。②“新为无母子”:意谓自己刚刚成为孤子,没有母亲。③“六十始婴啼”:指年迈方得子,孩子刚会啼哭。④“哭向天边断”:指哭声传到天际。⑤“魂随地下迷”:意谓魂魄飘荡在地下,不知所终。⑥“林乌飞引鷇”:指乌鸦飞来引诱小乌。⑦“野鹿食鸣麑”:指野鹿捕食小鹿。⑧“我独伤何恃”:意谓我独自悲伤,有什么可以依靠呢?⑨“彷徨日影西”:指徘徊不定,日影向西斜。⑩“倚”:同“倚”,依靠。⑪“傍”:同“傍”,旁侧。⑫“长”:长久。⑬“生”:出生。⑭“死”:死亡。⑮“忧”:忧虑。⑯“叹”:叹息。⑰“哀”:悲哀。⑱“伤”:伤感。⑲“惟”:只,仅仅。⑳“空”:空虚。㉑“徒”:白白地。㉒“自”:自己。㉓“苦”:辛酸。
【赏析】
这是一首写丧子的哀诗。诗人以哀婉的笔调表达了对失去爱子的极度悲痛和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
开头四句是诗人对自己丧子之痛的描述。“哀述”二字,点题,说明下面的内容是对失去爱子的悲痛叙述。“新为无母子”,表明了丧亲的痛苦;“六十始婴啼”,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岁月已老。这两句看似平淡,但其中包含了作者深沉的悲痛之情。
五至八句,诗人描绘了自己悲痛欲绝的形象。他哭得嗓子都哑了,连魂魄也仿佛要随死去的亲人一同消散了,而他的悲伤却无人能体会。最后四句,诗人抒发了孤独无助的情感。他只能看着夕阳慢慢落下,感到彷徨不安。这些诗句充满了悲凉之感,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悲痛欲绝的丧子之人的形象,展现了他对生死无常的深深感慨。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