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泽芳菲尽,啼痕作露华。
薤非长命草,萱是断肠花。
风树无多地,泉台自一家。
双鸾生死孝,总欲殉黄沙。

【注释】:

①手泽芳菲尽:手迹已经消逝,芳草也凋零了。芳菲,芳香的草木。②啼痕作露华:指泪水滴落,在晨露中形成珠子。③薤(xiè):即小蒜,古人认为可以驱邪。长命草:长生不老草。④萱(xuān):即忘忧草。断肠花:令人伤心的花。⑤风树:飘零之树枝叶,比喻死者的遗物。地:指墓地或坟地。泉台:指坟墓。⑥双鸾:指夫妻。生死孝,即永结同心。⑦黄沙:指死亡之地。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元稹为妻子韦丛所创作的悼亡诗。元稹和韦丛结婚后,一直感情深厚,但不幸于贞元十六年(796年)韦丛病故。元稹悲痛欲绝,写下这首《哀述》以悼念亡妻。全篇情真意切,凄婉动人。

首联“手泽芳菲尽,啼痕作露华”。诗人追思着妻子生前的情景,她手植的花草已经凋残,而她的泪水却凝结成了晶莹的露珠,滴落在花瓣上。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手泽”指的是亡妻的手印或手迹,而“芳菲”则是指她的芳名与美德。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妻子生前勤劳、善良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深深怀念。

颔联“薤非长命草,萱是断肠花”。诗人用“薤”和“萱”两个意象来表达对亡妻的哀悼。薤是一种长寿植物,象征着生命永恒;而萱则是一种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植物,代表着忘却忧伤、快乐无忧的美好形象。然而,这两种象征意义都不足以表达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因为它们都无法超越生命的有限性和悲伤的普遍性。

颈联“风树无多地,泉台自一家”。诗人想象着亡妻死后的世界,她的灵魂飘荡在风中,没有固定的归宿。同时,她的灵魂也栖息在一座孤寂的坟墓里,没有亲人陪伴。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尾联“双鸾生死孝,总欲殉黄沙”。诗人将双鸾比作自己和亡妻,她们都是忠贞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信仰,即使面临生死也要坚守自己的忠诚。最后,诗人用“黄沙”作为结尾,暗示着亡妻的离世如同进入永恒的黄沙世界,无法再回到现实世界之中。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深情怀念和无尽的哀思。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