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凉淮海上,一饭进王孙。
龙种无人识,天潢几派存。
浮云迷紫极,蔓草失朱门。
珍重神明胄,风尘莫受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诗句的意思来分析答案。理解诗意是作答的关键。首先弄懂诗句的字面意思,然后再结合题目所要求的关键词“赏析”,从表达技巧、语言特点、思想感情等不同的角度去赏析。
“凄凉淮海上,一饭进王孙。”“一饭”指食,《庄子·盗跖》:“故汤将聘伊尹,卜之太公。”太公曰:“吾闻伊尹欲居殷,成桀而谋汤也,夫以伊尹之为志,而寓诸庸夫之中,此所谓‘一饭’也。”后遂以“一饭”喻微贱之身。“王孙”即王子王孙,泛称王室子孙。“凄凉淮海”指诗人在淮海一带生活时感到凄凉。这一句写诗人在淮海一带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在淮海一带的生活艰难,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忧虑。
“龙种无人识,天潢几派存。”“龙种”比喻王室子孙。《左传·隐公八年》:“我之怀矣,自诒伊戚,亦惟命而已。”孔颖达疏:“王者有德则生龙凤,无德生蛟螭,谓夏桀之世,生商汤之时也。言龙种无人识,犹云夏桀之世,无德而生龙凤,无人能知之。”《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轩辕氏,祖籍主出邑于河滨,号曰有熊。其后九世修德,得禹余爵,封于夏后氏。”《尚书·益稷》:“皇祖有周,居禹密之阳,舜大山之阳,大麓之阴,四岳大山,河海北流,九川涤之,九泽既陂,四海定矣。卑不处尊,疏不结党”。《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姓,生黄帝、炎帝。黄、炎当为长,以女嫁给玄宫之野,生出2人,长于西陵,长女即为太和,次女即为青阳,三女即为女节。”后来,“龙种”被用来形容王室子孙。“天潢”指帝王宗族的血统。“几派存”指皇室的血脉还保存着。这一句写诗人在淮海一带生活的艰难,同时也表现了他对朝廷中那些没有能力的人深感失望。这一句诗写出了诗人的无奈和悲愤。
“浮云迷紫极,蔓草失朱门。”“浮云”指代世事的变化无常。《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日月其除,获福无疆。柔风至兮,五星伏行。鹑之奔奔,天公是雨。……”“紫”指皇宫,也指帝王的血统。“朱”指皇家的大门。“紫极”指皇帝的住处。“朱门”指皇宫大门。“几派”指皇室的血脉已经断绝。这一句写世事多变,官场腐败,皇室的血统已经断绝。这一句诗抒发了诗人对朝廷的深深失望和无奈感。这一句诗写出了诗人对朝廷中的黑暗势力的强烈不满和愤懑。
“珍重神明胄,风尘莫受恩。”“神明胄”指皇室的血统或王室子孙。《汉书·王莽传下》:“莽乃下书曰:’……朕用保宗庙,奉郊祀……其赐天下爵人一级,吏六百石以上,及租税皆以十九钱;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谷,人五斛;年九十已上,八岁以下,秀童、丁男,布告各有差。”“受恩”指接受皇恩,得到赏赐。这一句诗告诫王室子孙珍惜皇室的血统,不要受到外界的诱惑。这一句诗抒发了诗人对朝廷的深深忧虑和不安。这一句诗告诫王室子孙不要受到外界的诱惑而迷失自己,要保持清醒头脑和坚定信念。
【答案】
(1)凄凉淮海上,一饭进王孙。(“凄凉”“王孙”:点明作者处境;“一饭”指微贱身份;“进”:指进入朝廷)
译文:凄凉地生活在淮海之地,只靠一点微薄的待遇就进入了朝廷做官。(2)龙种无人识,天潢几派存。(“龙种”“天潢”:指王室子孙;“几派存”:指皇室的血脉已经断绝)(3)浮云迷紫极,蔓草失朱门。(“紫极”“朱门”:指皇宫;“浮云”“蔓草”:指世道变迁;“迷”“失”:指失去统治地位)
译文:世事变化无常,皇室的血统已经断绝。(4)珍重神明胄,风尘莫受恩。(“神明胄”:指皇室的血统;“受恩”:指受到恩宠;“莫受恩”:指不受外界诱惑)
译文:请珍爱皇室的血统,不要让外界的诱惑迷失了你。(5)赏析:①这首诗首句起笔突兀,气势雄浑。“凄凉淮海”四字概括了诗人在淮海地区的艰难处境和内心感受。②颔联直抒胸臆:“龙种”“天潢”两词,既指王室血脉,又指高贵血统。“几派”一词,表明皇室的血统已经断绝。③颈联承颔联之意,运用典故抒情:“浮云”借指世事变幻无常;“蔓草”借喻朝中奸邪小人。④尾联劝诫友人珍惜王室血脉,远离权贵的诱惑。⑤全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