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二关山起太行,巩华宫树晓苍苍。
诸陵水落沙河阔,十口云连碣石长。
士马当年悲雨雪,君臣此日怨参商。
居庸欲度频回首,弓剑天边白露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古风·其五十七》。全诗如下:
百二关山起太行,
巩华宫树晓苍苍。
诸陵水落沙河阔,
十口云连碣石长。
士马当年悲雨雪,
君臣此日怨参商。
居庸欲度频回首,
弓剑天边白露凉。
注释:
- 百二关山:意思是百二门的山,这里用来代指北方的边塞地区。
- 太行:中国的一座山脉,位于中国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之间。
- 巩华宫:故宫的南门名。这里可能是指古代皇帝居住的宫殿所在地。
- 诸陵:指的是多个帝王的陵墓。
- 水落沙河阔:河水上涨时,沙河显得更加宽阔。
- 十口云连:形容云气连绵不断的样子。
- 参商:古代神话中的两个兄弟,因争夺王位而分离,后比喻彼此疏远或对立。
- 居庸:地名,位于今北京昌平区附近。
- 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秋天的结束和冬天的开始。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历史的深沉感慨。首句“百二关山起太行”,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边疆的险峻和重要性,为全诗定下了雄浑的基调。接着“巩华宫树晓苍苍”,则通过描绘皇宫的景色,衬托出边疆的辽阔和历史的深远。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背景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诸陵水落沙河阔”和“十口云连碣石长”两句,既展现了黄河水的涨落变化,也描绘了云气连绵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些描写不仅反映了边地的自然风貌,也暗含了国家兴衰的历史变迁。
最后两句“士马当年悲雨雪,君臣此日怨参商”,则是对过去战争情景的回忆,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的哀伤和对和平的渴望。而“居庸欲度频回首,弓剑天边白露凉”则以诗人的视角展现了边塞将士们思念家乡的心情,以及他们对于战争的无奈和对和平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风光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回顾,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