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东走极巫闾,形势先皇开武馀。
雁塞苍茫开寝殿,龙沙迢递返宫车。
犁庭自昔天威大,弃地何因庙略疏。
万岁明楼犹镇朔,紫云瞻望泪凝裾。

【注释】:

  1. 太行东:太行山在今河北省西部。
  2. 巫闾:传说中的山名。
  3. 雁塞:指北方边塞之地。
  4. 寝殿:指帝王所居之处。
  5. 龙沙:指黄河之南沙漠地区。
  6. 犁庭:指扫荡敌寇之行动。
  7. 紫云:指皇宫中的女官,此处借指宫女。
  8. 瞻望:眺望、仰望。
  9. 镇朔:指北方边远地区,这里暗指边疆。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叹国破家亡、兴亡之感的七绝。
    首句“太行东走极巫闾”写地理位置,太行在山西境内,巫闾即山海关外,关外即是东北边境了。诗人把太行山比作一位雄踞北方的英武将军,气势不凡。
    “形势先皇开武馀”是说太行山的形势,为先皇开疆拓土,留下了辉煌的功绩。
    二句“雁塞苍茫开寝殿,龙沙迢递返宫车”写边塞景象和皇帝的行踪。雁塞指北方边塞,龙沙指黄河以南的沙漠地区。“苍茫”、“迢递”都是形容距离遥远,“开”和“返”则表现了皇帝巡视边防和巡视京城的情景。
    “犁庭自昔天威大,弃地何因庙略疏。”两句是说先皇治理国家,有如天神下凡,威震四海;而今皇帝却抛弃故土,让百姓遭受战火之苦。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
    后两句“万岁明楼犹镇朔,紫云瞻望泪凝裾”写宫廷中的人,他们依然怀念着往日的辉煌和荣耀,但是如今国运日衰,令人伤心落泪。这两句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他目睹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对此深感忧虑和悲痛。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担忧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