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昭陵落叶悲,园门久已坏罘罳。
乌弓早殉三泉里,石马频嘶五夜时。
万古君臣须再建,二京宗社已中移。
太平端拱称隆万,天鉴何因不在兹。

【注释】昭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罘罳(fú yí):古代宫门上的装饰,用木头制成。三泉:指水井。石马:石碑上刻着的马。

【赏析】此诗为诗人于公元754年所写,当时作者被贬至岳州,路过昭陵,感慨万分。

一、二句:“风雨昭陵落叶悲,园门久已坏罘罳。”昭陵是唐代名君李世民的陵墓,这里以风雨落英来暗喻昭陵的兴废。“秋风起兮白云飞”,萧瑟的秋风吹动着满树的黄叶,它们纷纷地飘落在昭陵的园林里。那曾经威武壮观的园林如今已是残垣断壁,一片凄凉了!“园门久已坏罘罳”一句,既是写实,又是象征。罘罳,即宫门,用以挡风遮雨。当年这座雄伟的宫门,曾是昭陵的屏障,而今却破败不堪了。诗人用这两句,既写出了昭陵衰飒的景象,又寄托了诗人对大唐盛世的怀念和对权奸的憎恨。

第三句:“乌弓早殉三泉里,石马频嘶五夜时。”乌弓,即弓弩。三泉:《礼记·檀弓下》载:孔子葬母于防,有盗发冢者,孔子之母死于子首之下,盗不取其头。孔子闻之,怒曰:“甚矣哉,鲁人为善不及也!始吾以为鲁人也,今其实鲁人之衷也。”后人遂称守义之士为“鲁人”。《史记·刺客列传》:“荆轲曰:‘……今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封之……”“函关,关名,秦初置,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函关失守后,秦将章邯等引兵围困钜鹿。项羽率军往救钜鹿,与章邯、王离战于外城,大败。刘邦攻赵留漳南军二十余万,皆没。章邯乃坑降卒二十万人于巨鹿棘津旁,筑台处尸焉。项羽引兵渡河击秦,战小修武,大败秦军。章邯自杀。项羽乃引兵渡河,杀秦将苏角,进击秦军巴、蜀地。汉高祖五年八月,项羽与汉军战于鸿门,范增说项羽击刘邦入关纵暴而夺之天下者,请令项庄拔剑舞,击沛公,杀之。未及成行,刘邦从百余骑径往见项羽,项羽使项庄拔剑起舞,意欲击杀刘邦,项伯知之,因与项庄俱起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会张良至,与项伯耳语,言成事,项伯因与沛公俱北去。项羽乃释弗击。项羽自是以后亦尝欲击秦,但未成也。

第四句:“万古君臣须再建,二京宗社已中移。”二京,即长安和东都洛阳。唐玄宗末年,安史之乱爆发,京城陷于敌手。肃宗即位后,收复长安和洛阳两京。

“万古”以下四句,诗人以历史典故作结。“万古”,指永远不变;“君臣”,指皇帝和大臣;“二京”,即长安和洛阳;“再建”,谓重新建立;“中移”,谓移到中间;“太平”四句,意谓:大唐王朝经过安、史之乱之后,已经重新建立起来。长安和洛阳两座城池,虽然被敌人占领过,但现在又恢复了平静和安宁。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唐朝的宗庙社稷已经被迁到了洛阳。诗人借古讽今,抒发了自己对朝廷的不满情绪。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统一的美好愿望。

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754年所作,当时作者被贬至岳州,路过昭陵,感慨万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