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辇红旗去不还,平台一片朔云间。
宫边流水通诸口,陵后黄花控二关。
俎豆中官修汉腊,松楸南国惨天颜。
玉环何日归廷尉,流落龙沙战血斑。

【注释】

1.平台:指陵墓或墓地。

2.翠辇红旗去不还:翠,一种鸟名,也指女子的代称。这里以“翠”喻宫女。

3.朔云间:北方的云气之间。

4.宫边流水通诸口:诸口,泛指各地。

5.陵后黄花控二关:黄花,借指菊花。

6.俎豆中官修汉腊:俎豆,祭器和祭祀用的豆。中官是皇帝近臣之称。

7.松楸南国惨天颜:松、楸,皆为古代棺材的材木。天颜,指天子之面。

8.玉环:这里指杨贵妃。

9.廷尉:汉朝掌管刑狱的官吏。

10.龙沙:即今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戈壁沙漠,因沙色似龙鳞而得名。

【赏析】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当时作者正流寓江陵,在诗人寓所附近有一座高台,上面建有亭台楼阁,供游人游览,所以叫高台。作者登临高台远眺,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怀古伤今的绝句,抒发了他对唐朝衰亡的感慨。

前两句写宫女离去的情景。首句写宫女们乘着翠色的车子,带着鲜艳的旗帜,离开皇宫,再也没有回来。这一句写景,用色彩鲜明的景物,衬托出宫女们离别的悲凉气氛。次句写平台之上,一片朔风凛冽的景象。这一句用自然景象的变化,烘托出宫女们离去后的凄凉情景。

第三、四句写宫女们在平台上看到的情景。第三句写宫女们在平台上看到的水流。这里用一个“通”字,把宫女们的心弦拨动了。“诸口”,泛指各地,意思是说宫女们看到的水是从全国各地流过来的,她们想到自己被遣发到远方去,不禁伤心流泪。“诸口”,在这里是虚指。第四句写宫女们在平台上看到的天空,天空中的云彩是北方的云气。这句写景,用自然现象的变化,烘托出宫女们离别时的伤感情绪。

第五、六句写宫女们在平台上看到的风景。宫女们看到在平台旁边流淌着一条清冷的溪水,从陵墓的后面流过,在远处还有两道关口阻挡住它。“诸口”,“二关”都是实指。“诸口”,泛指各地。“二关”,“控二关”,意思是说这些地方都是通往外地的路。这里以风景的变化,烘托出宫女们离别的伤感情绪。

第七、八句写宫女们看到的景物及由此引起的联想。宫女们看到在平台旁边的土地上长满了松树和柏树,而皇帝已经去世了,没有人再给皇帝上香烧纸钱了。这里的“诸口”,“二关”也是实指。“诸口”,“二关”都是实指。“诸口”,泛指各地。“二关”,指的是通向外地的路。这里以松柏生长的环境和松柏的生长环境来衬托出宫女们思念皇帝的心情。

最后两句写宫女们看到的景物,由物及人,联想到皇帝身边的大臣。他们正在准备在皇上死后举行祭祀仪式,要为皇上准备祭祀的器具等用品,同时也在为皇上举行葬礼,要把皇上安葬在陵墓里。“俎豆”,祭祀时用来盛放祭品的器皿;“中官”,是指皇帝身边的大臣;“汉腊”,指汉代的腊祭礼。这里由祭祀活动联想到朝廷大臣们忙于办理皇上的丧事,而那些大臣们又都是在朝廷上侍奉皇上的人,他们的忠心耿耿是为皇上尽忠,然而皇上却死去了,他们忠心耿耿的侍奉皇上又有什么用处呢?因此,这里又由祭祀活动引出了对朝廷大臣们的感叹。

全诗写景状物,层次清晰,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明快,形象鲜明生动,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