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多在汝南湾,汝亦张融日往还。
山水尚容高士得,莺花且与故人攀。
东吴隐逸无菰米,南越文章有白鹇。
将子共修彤管业,书台及此一春闲。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内容、思想情感等内容,考生要认真研读诗句内容,然后结合整首诗词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来分析。
“风流多在汝南湾,汝亦张融日往还。”这两句是说,风流倜傥的人大都聚集在汝南湾,而你(他)也像陶渊明一样经常去那儿。“汝”,即指陶渊明。“汝”字在这里是代词,用来代替诗人自己。陶渊明,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诗人兼辞赋家,田园诗派鼻祖。其代表作有《归园田居》系列等。陶渊明曾隐居于庐山东林寺一带,故后人以“东林”称之。
【答案】
汝南湾(即汝溪)逢张薇庵(即张薇)。“风流多在汝南湾,汝亦张融日往还。”风流倜傥之人多聚于汝溪,而你(他)也像陶渊明一样经常去那儿。汝溪,指今江西上饶市境内的婺源县,此处泛指南方水乡。
“山水尚容高士得,莺花且与故人攀。”“山水”“莺花”,皆指大自然的景致,这里暗含着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东吴隐逸无菰米,南越文章有白鹇。”“菰米”,一种水生植物,可作粮食。“白鹇”,鸟名,产于南方。“无菰米”“有白鹇”都暗示了两地的自然环境和物产差异。
“将子共修彤管业,书台及此一春闲。”“将子”,指你(指诗人)。“书台”,指书房。“彤管”,指毛笔。“一春闲”,意谓春天无事可以读书。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写诗人与友人相逢的地点和时间,以及他们的性格特征。颔联写诗人与友人共同追求的理想境界。颈联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尾联表达诗人希望朋友在书房里度过美好时光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