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壬戌清明作》

【注释】1、壬戌:唐天宝十一年(752)农历二月十九日。作者时年十八岁。

2、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3、朝作轻寒暮作阴:《礼记·月令》:“春行夏令,则雹雨不降,水泉涸竭,百草焦死。”

4、愁中:即“愁里”。

5、啼鸟无情:《庄子·逍遥游》:“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6、故国江山:指故乡的山水。

7、神州人物:指中原的豪杰人物。

8、龙蛇:喻指朝廷大臣。

9、四海:泛指全国。归无所:归无归宿。

10、怆客心:悲凉凄切的情怀。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清明时节感伤的诗歌。诗的前四句写清明时节天气的骤变和诗人心情的苦闷;后四句则通过写故国山河和神州人物的凋零,抒发对国家的忧虑,对人民遭逢不幸的同情,表达了自己报国之志不得施展的愤懑之情,表现了诗人热爱国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沉郁悲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